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济南召开

来源: 齐鲁晚报网
2024-05-30 15:10:23

  中新网济南5月29日电 (记者 梁犇)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物流分会主办,山东高速欧亚班列公司承办的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研讨会29日在济南召开,会上邀请相关省市中欧班列运营公司、行业领域专家和合作企业群策群力,共谋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新举措。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副会长、国家铁路局原党组成员钟华致辞时表示,经过10余年探索发展,中欧班列通道网络逐步完善,沿线口岸能力大幅提升,枢纽功能持续增强,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开创亚欧国际运输新格局,搭建经贸合作新平台。“希望一带一路物流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好中欧班列交流平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铁路作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红森表示,该局坚持把提升中欧班列质量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全力做好山东省进出口和过境企业运输需求保障,将抢抓“好品山东、鲁贸全球”品牌推广的机遇,发挥好铁路全天候、绿色、 优价的比较优势,让利于企、惠及于民,全力保障重点物资运输,为进出口企业运输保驾护航。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仰进表示,该集团近年来全面加强山东中欧班列统筹运营,加快建设国际物流大通道,稳外贸作用更加显著,有效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海外节点布局不断完善,为山东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合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形成鲜明的山东特色。

  会议共设7次讲座,主要涵盖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构建“四大体系”、海关监管模式创新与通关便利化举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打造中欧班列时刻表品牌等方面,就重点问题进行探讨,传递中欧班列发展趋势。会上,与会企业单位还进行了深入交流,齐鲁号欧亚班列公司作山东中欧班列专题推介。

  为提高运输效率,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积极推动中欧班列团体标准建设,计划起草《中欧班列基础数据标准及其交互共享规范》和《中欧班列通用集装箱绿色智能网联设备技术规范》,着力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和集装箱全过程动态信息追踪水平。会上,发布了《关于共同推进中欧班列团体标准研究编制的倡议》,齐鲁号欧亚班列公司、中交协永泰(北京)国际物流服务公司、中国海关学会、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等13家企业单位响应签约。

  山东中欧班列自首发以来,开行数量逐年递增,2023年突破2500列,位次稳居中国前列,累计开行总量即将迈入万列大关,国际运营线路达54条,直达共建“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58个城市,构筑起东连日韩、西接欧亚的国际物流大通道。同时,全面推动国际物流降本增效,高标准建设济南、青岛陆海联动枢纽,加快推进境外集疏运体系建设,着力补齐首尾两端设施功能和服务短板,帮助外贸企业节约物流成本10%以上。(完)

  30日,3辆大巴车缓缓驶向四川广元盘龙机场。车上坐着来自广元市利州区的92名务工人员,他们将乘坐“点对点”包机分别奔赴杭州、北京、上海返岗务工。来自利州区三堆镇的周丕文说,这是他第二次乘“免费转机”回杭州务工,“人社部门还给我们准备了保温杯、雨伞、背包,让大家安心返岗。”

  “师傅,这边的地还没整平,要加快进度!”在湘乡市梅桥镇,种粮大户陈存新站在一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边大声呼喊。记者看到,这片100多亩的田地上,旋耕机、挖掘机等设备正在穿梭往返,平整田地、填沟平垄,把“小田变大田”,随后还将重建水利设施,并配套修筑机耕道。

  大年初五起,各地人社部门陆续推出现场招聘会、网上招聘会、直播带岗等活动,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将岗位送到家门口,把人才送到企业身边。

  喷泉的起源和基本的功用是供人们获取生活用水,多修建在有泉水涌出的地方,或者是引水管道的末端之处。根据考古发现,目前所知最早的喷泉出现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希腊克里特岛克罗索斯皇宫等考古遗址中也发现了距今约4000年的早期喷泉的遗存。早期的喷泉多为墙面式,下端一般会修建一个水池,水池可蓄水,多余的水则通过水沟排走。在一些农村社区,喷泉会设置阶梯式的水池,下级的水池可以供牲口饮水。墙面式喷泉作为喷泉最重要的一种制式,在今天的地中海、中亚等地区也依然可以看到。

  警方将围绕胶囊和相关仪器在矿场的处理、运输路线和仓库的处理程序展开调查,但已判定此事为事故,排除胶囊在仓库遭窃的可能性。

  深呼吸3次,重复另一侧动作。

陈惠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