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江西|百年古村焕新颜

来源: IT之家
2024-05-31 16:06:42

  5月29日,江西婺 源,篁岭古村游人如织,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晒匾里的各类谷物,以及远山、近水,一步一景,每一帧画面都定格在游客的相机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挂”在山崖上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村,曾经面临“人走、屋空、田荒、村散”的尴尬,180多户人家的村庄一度外迁到只剩下68户。

  旅游开发让古村迎来了转机。2009年,当地以“新村换古村、新房换古宅”的模式,对篁岭进行保护性开发。村民搬进山下的新住宅,村集体土地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让企业进行旅游开发与管理。

  如今的篁岭,在保护好明清古建、打造万亩梯田景观、推出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住乡俗乡愁之外,又推出了美宿度假、流光森林夜游等新业态,让古老的村落焕发新活力。(周贺、田兴春、王子涵、邱烨、时雨、罗娜、孔文进)  (责编:邱烨、帅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2013年的一份调研显示,1986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中,地球科学相关内容占比64%。但当时,中学地理内容普遍被认为“多、难、深”。从1990年起,地理课融入了更多资源观、人口观、环境观教育和乡土地理内容,加上减负和缩减课程的要求,地球科学内容占比、深度被削减。到2013年,地球科学在高中必修课中仅占30%左右,许多内容在必修课中只是“点到为止”。

  在2022年测试方案基础上,<strong>耐力类(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跑步)由必考项目调整为选考项目。每位考生从耐力类、力量类、跳跃类、大球类、特色类等五大类9个选考项目中至少选足三大类的4个项目参加现场测试</strong>,每个项目满分10分,共计40分。测试项目调整后,测试方法、评分标准等政策保持不变。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地理还被划为文科范畴。“我在中学教学30多年,非常没有道理的是,大家把地理当做文科。”马珏向《中国新闻周刊》感慨。她注意到一个规律,一些数学不好的学生,地理也学得很困难。2017年,北京开始实行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综。高考成绩由语数外三门必考成绩,和考生自选的三门科目成绩组成。“我们发现,一些选物理、化学的孩子,也选择地理,而且学得很轻松,能体现出这一学科要求学生具备理科思维”。马珏说。

  “比如新增的土壤知识,应该与水、大气是并列关系,但关于大气的内容有好几节,土壤只有一节,只是让学生观察土壤,了解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等。”马珏说,这类知识只是“蜻蜓点水”,忽略原理,容易让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地理知识只需要背,欠缺科学思维,对这一学科缺乏重视”。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 2023 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考试工作的通知 》发布,2023年中考体育的“现场统一考试”项目确定为:项目一(耐力、心肺功能)、项目二(速度、爆发力)、项目三(力量)和项目四(技能)。

  “这一政策出台的初衷,我认为有两方面。首先是希望鼓励、发展多层次和多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因为我们的医疗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公立医院,允许他们兼职,就可以促进社会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其次,这一措施也能在不大幅度增加医务人员薪酬的情况下,提升医务人员的待遇,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回报。”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副教授胡琳琳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

谢永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