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印度洋溅落,SpaceX星舰第四次试飞成功!马斯克发文!媒体:终极目标或是将人类送上火星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7 02:46:01

  每经编辑 张锦河    

  据新华社,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以及飞船集成系统6月6日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基地发射升空,这是“星舰”第四次试射。

  据悉,在此次任务中,“星舰”计划在绕地球飞行约半圈后重新进入大气层,并在印度洋溅落。

  随后,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星舰”超重型火箭助推器软着陆成功。

  SpaceX 官方发文,确认星舰已经成功在印度洋完成溅落,解锁新的里程碑。

  星舰完成第四次试飞:成功在印度洋溅落

  根据SpaceX提供的日程表,星舰在北京时间20点50分点火起飞后,整个试飞全流程大概将持续66分钟。 北京时间20点50分:星舰组合体点火起飞。

  北京时间20点51分:火箭达到最大气动压力。

  北京时间20点52分:星舰飞船与“超重”火箭成功实施热分离,与此同时“超重”火箭实施翻转机动和回推点火。

  北京时间20点54分:热分离环弹射。

  北京时间20点57分:“超重”火箭成功在墨西哥湾成功实施溅落,SpaceX员工欢呼庆祝。

  北京时间20点58分:星舰飞船发动机成功熄火。

  北京时间21时许:星舰飞船正在地球轨道上飞行,这个阶段没有视频信号,仪表显示飞船状态正常。

  北京时间21时28分:信号恢复,星舰飞船正在平稳飞行,大约10分钟后重返大气层,这将是本次试飞的最关键一步。

  北京时间21点48分:目前飞船已经达到大气层中最厚的位置,似乎飞船开始有点撑不住了。

  北京时间21点55分:飞船成功实施着陆点火和翻转,成功在印度洋溅落。SpaceX员工疯狂庆祝!

  此前 已试射三次

  此前,星舰已进行三次试射。

  2023年4月的第一次试飞,火箭在升空几分钟后爆炸。2023年11月第二次试飞,星舰实现了第一级助推器和上层飞船的分离。

  在第二次试飞中,火箭成功升空,并在两级分离后出现了“快速计划外拆卸”,即超重型助推器爆炸。在火箭发射后15分钟左右,任务控制中心与“星舰”失去联系。火箭升空后一二级成功分离,但随后助推器和飞船先后发生爆炸。

  2024年3月14日,星舰第三次试飞,在升空2分48秒后,“星舰”的超重型助推器与飞船分离。“星舰”飞船成功完成了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并在飞行后约9分钟关闭了发动机,短暂进入地球轨道。但“星舰”飞船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失联,试飞任务提前结束。

  彼时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消息称,飞船已达到轨道速度。马斯克此前在社交平台直播中曾表示,飞船能达到轨道高度即算任务成功。

  据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网站介绍,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是迄今全球体积最大、推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总高度约120米,直径约9米。火箭由两部分组成,底部是“超级重型”助推器,高约69米,配备多台“猛禽”发动机;顶部是飞船,高约50米,可重复利用。目前NASA向该项目的投资已近40亿美元。

  澎湃新闻报道,星舰这枚近400英尺(约合121米)高的火箭是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运送宇航员登月而建造的,其终极目标或许是有一天能将人类送上火星。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澎湃新闻、财联社、公开消息

责任编辑:欧阳名军

  据于明了解,产品价格在每公斤七八十元以上的高端产品占整体市场的45%左右,中低端产品占整体市场的55%左右。低价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所以很多国内厂商开始向高端产品市场发起挑战,与国外品牌进行竞争。

  “二十条”发布之初,多位专家认为,给基层防疫最“减负”的一条,就是首次明确表明,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美方访菲打所谓“台湾牌”“南海牌”,其主要意图,当然是要将访问国摆布为自身的战略棋子,鼓噪强化美国军事存在。但如果被美媒炒作的这些行动与议程果真落地,这无疑构成了美方对中国的“显著反言”。

  从后奥运经济看,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推动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经济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进程。从数据看,自2008年以来,中国GDP从4.6万亿美元上升至2021年的18万亿美元。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与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国家的贸易联系不断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凯信达商贸公司周边的几位商户均提到,事故发生于21日下午4点多。附近五六百米远的一家超市老板称,起初,他看到特别浓烈的烟,随后厂房里发生了爆炸,“嘣嘣响,好像放炮的声音一样”,随后约半个小时,火势就很大了。

  11月21日16时,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厂房发生火灾。当地消防救援队伍紧急投入63辆车、240人到现场开展灭火救援行动,公安、应急、市政、卫健、供电等联勤联动单位到场开展救援工作。

赖雅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