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船疯子”指尖上的乡愁与新生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3 20:37:56

  中新网湖北秭归6月9日电 题:“龙船疯子”指尖上的乡愁与新生

  记者 郭晓莹

  “龙船疯子”郑祥龙的“梦工场”,位于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刚刚做好的8条微型龙舟在工作台上一字摆开,未着色,只涂了一层清漆,木质纹理清晰可辨。

  “秭归龙船有讲究,马脸、鹿角、蛇身,船身要流畅,底板要顺水势。‘打龙船’最难的是雕龙头……”一说起龙舟,郑祥龙便滔滔不绝。他习惯把龙舟称作龙船,把制作龙舟称为“打龙船”。

  出生在长江边的郑祥龙从小跟着掌舵的父亲在船上长大。他当过木匠,开过货车和货船,但最喜欢的还是划龙船,“打龙船”,被邻里街坊称为“龙船疯子”。

  在龙船上,郑祥龙是厉害的划手、鼓手和教练,下了龙船,他是技艺高超的“打龙船”师傅。他训练的龙舟队,划着他制作的龙船多次夺魁。

  “在我们这里,谁在端午龙船比赛上得了第一名,走路都横着摆,好像整条街都是你的。输了比赛的,一年都抬不起头。”郑祥龙眉飞色舞地说。

  如今,为配合国际体育赛事,由玻璃钢制作的标准龙舟取代了传统手工制作的木质龙舟。为了安抚心中的龙舟情结,郑祥龙开始痴迷于制作木质龙舟模型。他打造的纯手工木制龙舟模型精致小巧、形象逼真,曾在中国龙舟模型展览赛上获得一等奖;他的微型木质龙舟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后来这条龙舟模型被亚洲龙舟总部龙舟博物馆永久收藏。

  做一条微型木质龙舟 ,需要经过选料、分割、打磨、油漆、绘画等十几道工序,非常繁琐。如今,郑祥龙和儿子仍然坚持用最传统的做法,传承秭归木质龙舟制作技艺。他们还在社交媒体开了账号,越来越多的小龙舟载着乡愁“划”向远

  “我们秭归人过端午、划龙船是为了纪念屈原大夫。我们会一直‘打龙船’,把龙船卖到全世界,让大家都知道,屈原大夫的家在我们中国,在我们秭归。”郑祥龙说。(完)

  布洛芬从“一药难求”到大量扔弃,对于盛极一时的抢药热潮是一次反讽。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初期,多种感冒药、退烧药、止咳药等均被卖断货,布洛芬是最抢手的药品之一。抢购风越刮越猛,理性的提醒反倒被淹没。如今抢手药成为弃药,是过度囤药的必然结果。

  在意大利,孟子中文学校校长解颖有点遗憾。“因为疫情影响,去年11月,我们才确定可以举办春节联欢会。可惜时间太仓促,已经来不及预定春节期间的剧场。我们定好了3月的剧场,虽然时间有点晚,但是,联欢会节目还是按照庆祝兔年春节的主题在准备。”虽迟但到,孟子中文学校的孩子们正在为这场迟来的春节联欢会努力准备着。

  朱凤莲表示,这个春节,两岸同胞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新春联谊活动。北京、上海、天津、四川、重庆、湖北、江苏等地纷纷举办新春围炉会、座谈交流会、文体联谊及传统民俗等系列活动,加深“两岸一家亲”的同胞情谊。“两岸同胞拜大年”成为两岸网民新春送祝福的高频词汇,相关话题曝光量超过8亿次,台湾政治人士、媒体人士、专家学者、明星艺人、台商台青、宗亲代表以及大陆、港澳及海外的网民在两岸社交平台发布拜年短视频,表达热切期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恢复正常交流、加强合作的心愿。北京市台办连线组织“两岸最美是团圆”京台春节系列交流活动,1000多名台湾基层民众与北京市民“云端”相聚。山东省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日照市等地举办“迎春亲朋聚 送福合家欢”等线上联谊活动,两岸270余名同胞云度佳节。

  如今,这一局面有了明显改变。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春节假期,佛山、惠州的酒店预订量比2022年同期上升均超过10倍;去哪儿平台上,湛江、揭阳、泉州等小众旅游目的地春节期间的机票预订量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其中,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城市——泉州,被众多网友评为“最值得去的小众旅游城市”。

  公司业务主管华一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贸出口业务确实在回暖,“展会恢复了,与客户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日本客户说要到国内来看看。”去年12月,华一帆跟随嘉兴商务包机团奔赴日本抢订单,拿下了5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

  当天,阳江市开工项目共70个、总投资257亿元,开工的项目包括广东蓝水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基地、中材科技广东海上大型风电叶片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东方电缆高端海缆系统南方产业基地项目等。

黎长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