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产业在山东多领域“大展身手” 低空经济渐成新增长点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17 20:11:26

  中新网济南4月17日电(孙婷婷)无人机点外卖、吊运太阳能板、清洗太阳能板、投喂鱼塘饲料……时下,作为低空经济中颇具活力的领域,山东无人机产业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在运输、应急、农业、光伏等众多领域“大展身手”。

  “在小程序上下单后,无人机不到20分钟就把咖啡配送到,速度非常快。”日前,体验了无人机点外卖后,青岛市平度市市民张得青啧啧称奇 。提供该服务的青岛迅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郭宗杰介绍说,利用无人机外卖系统,工作人员会在顾客完成点单时接到通知,继而取餐送至无人机塔台,准备就绪后,无人机通过后台控制就能沿既定航线,将外卖送达。

  被无人机送上“空中快速通道”的不只外卖。2023年5月,平度市人民医院到乡镇卫生院的4条航线正式开通,病理样本、医疗器械、工作文件、检测报告等医疗物资实现空中运送。据悉,从“外卖小事”到“医疗急事”,再到道路巡检,无人机服务已在平度市多领域应用。

  “一台无人机每次能把一块重35公斤的太阳能板运输到山坡上,飞行距离100多米,每天每台无人机能吊运200多块。”聊城市东昌府区运兴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彦介绍说,该合作社承接了河北唐山、承德,山西运城等地的光伏电站太阳能板安装的吊运工作。除此之外,无人机还能完成清洗太阳能板、投喂鱼塘饲料等作业。

  “我们合作社42台无人机,每年至少要为80多万亩农田、果园提供植保服务,包括施肥、打药等,加上承接空中吊运作业等,每年营业收入都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李彦说。

  近年来,无人机表演作为低空经济的商业应用场景迅速崛起。济南市莱芜区分别在2023年国庆节、2024年元宵节连续举办无人机表演,为节会活动增添别样风采,也满足了民众节日文化需求。

  莱芜区的航空运动氛围亦非常浓厚。在雪野湖边,经过多年开发打造,大型航空科技体育公园和航空展馆,已经成为集旅游观光、竞赛表演、航空文化展示和航空运动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航空旅游景区。每到旅游旺季,雪野航空科技体育公园私人驾乘体验项目非常火爆,吸引了众多飞行爱好者前来做专业飞行测试。

  “低空经济”不仅在文旅领域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在粮食种植领域,无人机可进行农田灌溉、植保喷洒等作业。此外,还可用于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

  “和人工打药相比,无人机作业喷洒更均匀,防治效果更好,省时省力,安全效率更高。”在泰安市宁阳县堽城镇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当地大疆无人机销售代理商薛鹏举穿梭在田间,指导新手在遥控器上设置路线。

  依托代理农用无人机区域销售的优势,薛鹏举成立了无人机植保协会,不仅能为成员提供技术指导、设备维修等服务,还能共享农田作业订单信息。“这几年,购买农用无人机的农户越来越多。”薛鹏举介绍说,依托“无人机”等现代农机的科技加持,农户在粮食种植上越来越有“赚头”。

  位于德州市平原县的德原机场,除了能满足飞行训练、通航、飞机托管存放等需求之外,还承接起国网电力巡线、农林喷洒、遥感航测、警务培训和演习等作业任务。

  记者了解到,平原县目前正在规划中的通航产业园项目,包括飞机(含无人机)组装制造、配套装备、飞机维修、航展、飞行拓展服务等功能,能够满足临空经济、低空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同时在产业园远期规划中,兼顾了短途航空运输的功能,赋能物流行业发展。

  无人机产业在山东多领域“大展身手”,促使低空经济产业渐成新增长点。“订单目前已经排到今年10月份。公司正开足马力组织生产。”山东飞奥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常书增介绍,7年前,公司从西安落地日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全自主知识产权、全工艺流程的无人机发动机生产线,并开展发动机专业定制业务,开启了“低空经济”的“翱翔之旅”。

  “公司将在3年内,建成年产大于12000台小型活塞发动机的研发生产线,带动航空产业园和周边配套产业链建设,吸引更多项目扎根日照,推动日照市在新赛道上‘加速起飞’。”常书增表示。(完)

  对此,《意见》提出,经营者以打折、低价吸引消费者预存费用、办卡消费后,不兑现承诺的,经营者需承担违约责任。经营者收取预付款后,终止营业却不通知消费者退款,导致消费者既无法继续获得商品或者服务也无法申请退款,构成欺诈的,经营者需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

  “冬季牧场单位产草量较低,平均每亩不足100公斤,而农区玉米地秸秆每亩达到1.5吨。”肃南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安玉锋说,“秋粮收获后,将牧区牛羊转入农区,租田借牧,既能够保障它们生长,也避免了过度放牧,影响生态。”

  <strong>【一种说法】</strong>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6/59/1507898465341155079.jpg" alt="" />

  会否冲击三亚旅游市场?

  广东之后,第二经济大省江苏2022年GDP预计也将迈入12万亿元,2023年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全省GDP跨越四个万亿元台阶,年均增长5.5%左右。其制造业表现更是亮眼,根据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89.1,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7%以上,均居全国第一;五年累计培育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86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9家,累计新增境内上市公司274家。

林彦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