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非化石能源2045年前后将成为中国能源总量供应主体

来源: 香港文汇网
2024-05-31 09:16:00

  据中国石化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中国企业首次在海外发布能源中长期展望报告。此次共发布《中国能源展望2060》《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2024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三份英文研究报告,为国际能源转型和产业发展提供了中国视角。

  《中国能源展望2060》报告显示,随着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推进,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持续下降,能源 活动相关碳排放量预计将在2030年前达峰,到2060年在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生态碳汇等技术加持下实现碳中和。分品种而言,中国煤炭消费量有望于2025年前后达峰并下行,石油消费量预计2027年前达峰,天然气消费量将在2040年前后达峰,非化石能源将于2045年前后成为中国能源总量供应的主体。

  《中国氢能产业展望报告》预测,2060年中国氢能消费规模将达到近8600万吨,产业规模将达到4.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制氢用能的比重将增至93%,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制氢占比将达三分之二,氢源结构将发生根本性转变。随着氢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拓展,消费结构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体育课的活动场地更为局促。邓索卡说,体育课分为理论和实践两部分,通常让学生们到教室外的空地上做体操。但由于学生多、空地少,院子里还停满了摩托车、自行车,只能腾出一小块地方。遇上雨天,低洼的地方被淹,“很多学生都带着一身泥回家”。

<a href="//www.chinanews.com/sh/shipin/2023/01-12/news948257.shtml" target="_blank">视频:新华全媒+|一位高铁列车长的62个闹钟</a><em class="right">来源:新华社</em>

  谈到2022年取得的成绩,王友芳用“进”“增”“优”“建”“聚”“好”六个字进行总结。具体来说,这一年,扬州在创新指标“进”的趋势持续加快;创新主体“增”的势头持续强劲;产业创新“优”的质态持续强化;创新载体“建”的力度持续加大;创新资源“聚”的效应持续凸显;创新生态“好”的态势持续放大。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11月扬州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幅同比增长19%,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51.2%,较2021年增长1.6个百分点。

  对于东北大部以及江南等地来说,天气最复杂,冰冻、雨雪、大风天气将组团来袭,只能强行组成“冰雪风豪华套餐群”。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浙江、江苏、江西、湖南、上海等地降温幅度普遍15℃左右起步,还有小到中雨雪出没。其中,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等地在1月上旬异常偏暖,寒潮到来后与强盛暖湿气流碰撞产生剧烈对流,多地或在腊月寒冬的三九天出现惊雷,同期少见。天气复杂,这个群聊里的小伙伴们吐槽最多的大概就是:“冷意360度无死角,冰雨雪乱乱往脸上拍”,建议小伙伴们避开恶劣天气时段外出。

  黔东南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strong>深化对自我革命规律的认识</strong>

林筱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