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搭建中医药文化交流平台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来源: 大河网
2024-06-10 19:28:48

  中新网贵阳6月7日电 (王秋旭)6月7日,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结业典礼,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结束了为期近一个月的学习交流。

  近年来,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医药文化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之一。贵州中医药大学联合贵州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实施“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旨在搭建与各国开展传统医药互鉴交流的桥梁,积极推动贵州与国外地方政府、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在传统医药人才培训、文化交流、医疗合作、传统医药国际贸易等方面实现互利共赢。

  “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就是“针艾黔行”品牌项目活动之一。

  17名来自俄罗斯的学员从5月12日开始至6月7日,在近一个月的学习中,系统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法的实际操作。

  “在贵州学习期间,学到了很多中医知识,回国后会将所学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自莫斯科的针灸讲师叶莲娜·茨维特科娃说。她曾患三叉神经痛,通过中医治疗后病情好转,也因此爱上了中医,并进入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学习针灸。“中医的治疗方式很独特也很有效,可以治好很多疾病,我治疗过的病人们也很喜欢中医。”

  “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式各有不同,西医侧重于药物和手术,中医更着重于内在的改善,偏重于对身体整体统一调理。”学员维克多利亚说。在俄罗斯从事美容业的她,希望通过中医的方式,让她的客户保持年轻和健康。

  “中医在俄罗斯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俄罗斯人已经开始接受中医治疗,这也让在俄罗斯从事中医行业的中国医生对弘扬中医药文化更有信心。”俄罗斯传统东方医学专家学会会长黄国荣说道。

  毕业于中国中医药大学的黄国荣,2017年开办了俄罗斯第一家中医培训学校——俄罗斯国际东方医学学校,至今已培训学员约7000名。当他了解到贵州推出的“针艾黔行”项目后,便与贵州中医药大学联系参与这个项目。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俄方通过层层筛选,遴选了一批有多年针灸实践经验、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了解的中医从业者参与活动。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副院长 杨硕作为本次教学讲师,负责“经络诊察”教学。他说,“2024中-俄国际中医针灸教育+文旅”项目不仅有助于促进中俄两国在医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有助于传播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完)

  七是坚决服务“国之大者”,更好促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大对5G、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卫星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FIS(富达国民信息服务公司)商户解决方案Worldpay中国区总经理施南飞也介绍,在全球交易中,中国商户占比很大。“在疫情和数字支付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中国的电子支付市场快速增长,是当之无愧的电商巨头国家,在全球支付市场地位遥遥领先。”

  新华社记者闫洁 王晓薇 刘锴

  一位在新加坡猎头公司工作了近5年的江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据他了解,中国出入境限制放宽后,新加坡许多服务型企业开始让员工回访中国客户,加深联系。此外,他表示,随着新加坡与中国之间航班的恢复,两地之间区块链人才、web3.0人才的交流会更加密切。

  存款方面,居民存款较上月上升0.3%至6627亿澳门元,非居民存款则下跌5.6%至3087亿澳门元。与此同时,公共部门在银行体系的存款减少2.2%至2486亿澳门元。综合计算,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额较上月下跌1.8%至12199亿澳门元;当中,澳门元、港元、人民币及美元所占的比重分别为20.4%、45.4%、9.7%及22.6%。

  CIC灼识咨询总监刘立鹤对记者表示,二级市场抢药概念升温,与短期内居民大量囤积新冠病毒相关药物、市场需求激增相关。然而,随着监管层采取有力措施保障防疫药品物资供应稳定,以及相关企业加强生产、市场需求自然回落等,买药难现象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而二级市场炒作“抢药”相关概念也并不具有根基。

吴品弘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