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营收喜破5万亿大关 烹饪技能教育再掀热潮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5-28 13:33:29

  众所周知,餐饮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稳定就业、促进消费以及提升民生福祉方面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近年来,尤其是2023年,全国餐饮业的发展可谓是喜讯连连,营收成功突破了5万亿大关,这标志着餐饮业的市场规模正在稳步扩大。   进入2024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假日消费的潜力正加速显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餐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1.73万亿,同比增长了9.3%,这一数据无疑彰显了餐饮行业旺盛的生命力与无限的市场潜力。   然而,行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对高技能烹饪人才的迫切需求。餐饮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人才成本一直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支出。如今,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餐饮企业对于高技能、高素质烹饪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人才,已经逐渐成为了关乎餐饮企业长期生存、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时代浪潮中,烹饪职业学校如何迅速响应,按下人才培养的“快进键”,已然成为业界内外瞩目的焦点。

  面对餐饮行业对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旗下新东方烹饪教育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作为烹饪职业教育的领军者,新东方烹饪教育始终秉持着与时俱进的教育精神,不断探索职业教育育人的新路径。其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模式,正是其特色之一。通过举办技能竞赛,新东方烹饪教育不仅选拔出了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更在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们得以磨砺技艺,提升自我。  据了解,新东方烹饪教育在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办学理念上,可谓是不遗余力。学校多次承办省级、市级烹饪技能竞赛,并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的殊荣。

  5月25日至26日,一场备受瞩目的烹饪盛事——2024中国美食烹饪锦标赛·中国新东方第八届全国烹饪职业技能大赛,在中国饭店协会与新东方烹饪教育的共同策划下,隆重拉开帷幕。这场大赛,不仅是一场技艺的较量,更是对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有力推动。大赛精心策划,紧扣餐饮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竞技平台,汇聚业内精英,共同探索烹饪技艺的边界和可能性。

  从比赛现场热烈的氛围中,记者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新东方烹饪教育作为国内烹饪教育的佼佼者,此次通过与众多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机构的紧密合作,成功地将比赛打造成为了一个集交流、学习、创新于一体的盛会。

  据悉,在比赛的筹备与实施过程中,新东方烹饪教育充分发挥了其专业优势,积极与行业内的领军企业展开深入合作,共同研究并制定了更加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赛事标准。这些标准不仅涵盖了烹饪技艺的各个方面,还注重食材选择、营养搭配等细节,为整个餐饮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  通过此次大赛的举办,新东方烹饪教育还成功推动了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在比赛中,众多优秀的厨师们纷纷亮出绝技,展示出了他们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创新思维,促进了行业内的交流与合作,为行业的持 续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可以说,新东方烹饪教育通过此次大赛的举办,展现出了其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提升技术水平以及促进行业繁荣与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我们期待未来新东方烹饪教育能够继续发挥其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为餐饮行业的持续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张倩

  数字技术作为产业变革与世界科技革命的先导力量,正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深刻改变着生产与生活方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此外,促进高质量发展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工程和生态工程,更需要聚产业之力,携手创新、共同进步。英特尔持续推进架构创新,帮助产业更好地挖掘数据潜能,也为产业协作精神做出了生动诠释。

  此外,记者了解到,疫情防控期间,颜玲富购买3200盒连花清瘟胶囊送给俄罗斯侨胞;建起“中国·温岭和合文化海外驿站(俄罗斯站)”,让大家有一个学习俄语、展现家乡文化的交流平台……

  <strong>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strong>

  建设大能力干线铁路通道方面,今年广西将建成运营贵阳至南宁高铁、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开工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推进崇左至凭祥铁路、湘桂铁路柳州枢纽扩能改造等项目建设。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2月8日电 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日前发布通知,根据《云南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若干工作措施的通知》有关精神,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将全省2023年1月投诉量排名靠前的19家旅行社列入全省重点监管名单。请属地文化和旅游部门对重点监管名单所列旅行社进行约谈整改,列入州市红黑榜的“黑榜”。(中新财经)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朱云汉教授长期研究中国模式,是东亚地区对中国政治研究具世界影响力的学者之一。您与他保持密切学术交流多年,如何评价他的学术贡献?</strong>

林辛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