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言从种业入手保障中国猪肉产业安全

来源: 发展网
2024-06-14 16:41:46

  中新社三亚1月4日电 (记者 王子谦)第三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4日举办,与会专家学者从生猪产业的源头育种出发,就保障中国猪肉产业安全,打造“华系”猪种建言献策。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2022年中国生猪出栏69995万头,猪肉产量5541万吨,已形成瘦肉型猪生产育种繁殖推广体系。然而瘦肉型种猪的源头——祖代种猪,还需要大量从国外进口。”中国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种养结合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娣坦言,由于育种基础工作存在薄弱环节,近年来中国每年都需要进口超过1万头祖代种猪开展繁育。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朱砺也提出,目前中国种猪市场存在本土猪综合效益低下,严重依赖外种 猪的情况,高端原种猪97%需要进口,“由于外种猪育种创新水平不高,核心种猪出现‘引种一退化一引种’的恶性循环。”

  刘娣介绍,中国是地方猪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83个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肉质好的特点,但由于资源群体小,公猪血统少,一些品种濒临灭绝。发展“华系”种猪品牌,一方面要保护好地方猪品种,同时利用引进猪种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率高的特点改良“华系”种猪,筛选最佳组合推向市场。

  朱砺则建议,为解决外种猪本土化的现实难题,中国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政策为导向的现代商业化育种模式,对引进猪品种资源进行适应性驯化与基础数据库构建,建立外种猪本土化高效培育的综合技术体系,产业化推广示范。

  “种猪质量是影响生猪产业效益的核心要素,在基因组时代,猪育种有新机遇。”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院长、中国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赵书红正在带领团队开展猪全景表观基因组的研究,致力于通过基因的精细调控,为性状遗传解析提供支持。她说,科学家将构建猪基因组数据库,建立基因组育种新模式,提高育种效率。

  在清洁能源领域,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所属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中机公司)投资兴建的匈牙利考波什堡100兆瓦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在创新型企业投资领域,包括蔚来、宁德时代等一批中国创新型企业纷纷在匈牙利投资设厂,匈牙利成为中国创新型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目的地之一,中国也成为匈牙利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在数字合作领域,中匈在5G网络建设、数字金融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入,尤其是中匈跨境电商合作,显著带动了两国贸易额的增长。

  去哪儿平台数据显示,随着利好政策的逐一宣布,2022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7日赴香港机票预订量环比2022年11月26日-12月7日增长达3倍以上。其中,内地飞往香港的机票预订量环比增长达3.8倍,热门出发地为成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厦门。

  据介绍,围绕“提振消费信心”年主题,中消协和全国消协组织计划开展以下方面工作: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62/2963768362791082982.jpg" alt="" />

  在刚刚结束的2022年医保目录谈判中,共有3种新冠治疗药物参与谈判,其中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谈判成功,Paxlovid因企业报价过高而未能成功。<strong>黄心宇表示,大家不用过分担忧。上周国家医保局刚刚制定了新冠“乙类乙管”后优化治疗费用医疗保障政策的通知,其中明确延续了诊疗方案内的目录外药品医保临时支付政策,先行支付到2023年的3月31日。</strong>此外,在医保目录中,治疗感冒、发烧、咳嗽之类的对症治疗药品有600多种,参保人的用药临床选择比较丰富。

  布满油渍的油烟机运行负担加重,耗电量也随之增加15%—30%;

袁涵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