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院发布漓江生态保护白皮书 司法守护漓江碧水青山

来源: 中文网
2024-06-01 15:45:57

  中新网桂林5月30日电(涂丽莎)5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在桂林市召开漓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工作会,发布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司法保护白皮书(2021—2023年)》(以下简称“白皮书”)。

  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茂盛说,白皮书介绍了广西法院助力全方位提升漓江品质,保持漓江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政策举措,展示了广西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在重点水域保护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和环境资源审判队伍精神风貌,公布了3个漓江流域司法保护案例、2个自治区水事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广西壮 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义芳在会上表示,近三年来,漓江环境资源执法司法保护联动机制不断健全与完善,“朋友圈”逐渐扩大,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更加顺畅密切。广西法院坚持以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依法能动履职,探索“以全域保护为基础,运用穿透式审判,抓住漓江流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依法能动履职,系统化一体修复恢复生态环境”的水域司法保护模式,坚决当好守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

  漓江涉旅游开发流域长,案发多集中于动物、林木、山体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领域。广西法院聚焦全域保护,通过核心、源头及延伸区域的差异化分区管控,形成漓江生态环境和资源司法保护新格局。2021-2023年,桂林市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漓江流域环境资源案件316件。

  据介绍,广西法院积极推进与检察、公安、行政执法机关协调联动,完善生态环境系统治理体系。依托“数字漓江-智慧执法司法”工作模式,打造“数字漓江”法院平台,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分析研判、线索移送、行刑衔接、生态修复联动执行、矛盾纠纷联调联解等工作机制。

  会上,桂林市漓江流域10个基层人民法院共同签署《漓江流域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协议》,广西法院坚持全域保护、保护优先、能动履职、信息共享原则,探索建立环境资源审判执行业务协助机制、协调联动和多元解纷协同工作机制、生态修复联合宣传协作机制,合力保护漓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为推动漓江流域上下游协作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完)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王清友表示,在新时代背景下,全国律协将继续加强行业组织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律师作为专业人士的独特作用,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国际化提供更多支持、发挥更大作用,为续写中国—东盟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认为:“吴霜笔下的花朵色彩跳跃,色调充盈、丰富且充满想象力,形式上也不拘小节,将观众同时带入到中国宋明花鸟画以及西方印象派、超现实主义的形制中去。花鸟在她笔下浪漫而生动,延续了中国水墨画在现代主义时期的发展脉络,也就是以林风眠、吴冠中为代表的彩墨画传统。”

  此次公开宣判,是黑龙江法院切实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向纵深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充分彰显对黑恶势力犯罪“零容忍”“出重拳”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领航中国:解码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与变革》由新华社“领航中国”专栏播发的稿件编辑而成,收录了《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述评》《激荡清风正气 凝聚党心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述评》《用好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进述评》等多篇述评文章,随文配设新华社公开播发的图片数十幅,全面反映党的十九大以来的重大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凝聚继续前进的强大力量。

  该公告提及,自香港入境人员凭行前48小时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入境,将检测结果填入海关健康申明卡。海关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由海关进行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若属于未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或轻型病例,可采取居家、居所隔离或自我照护,其他情况提倡尽快前往医疗机构诊治。结果为阴性者,由海关依惯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常规检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赖雅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