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官员承认美元地位“今不如昔”

来源: 浙江日报
2024-05-24 08:14:41

转自: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5月23日报道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5月20日报道,从某些方面看,美元已经失去了部分主导地位。2002到2022年,全球央行的美元储备减少约20%。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则促使其他国家在贸易中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这使得美联储开始密切关注“去美元化”的风险,以及它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影响。

  美联储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20日在一场讨论美元国际角色的会议上致开幕词时说:“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有人评论说,美元注定要灭亡——可能很快灭亡。”

  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元一直是全世界事实上的“储备货币”,是各国央行储备的默认货币,也是外汇市场上的主导货币:90%以上的外汇交易以美元结算。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的话说,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是美国的“嚣张特权”。

  但如果最近有关美元统治时代可能很快结束的喧嚣说法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它将给全球经济带来冲击波,并增加美国国内的借贷成本。与此同时,数字货币正在对美元的特权地位构成新威胁。不过,对于美元是否真的注定要衰落,目前还没有定论。

  尽管沃勒承认全球金融正在发生变化,但他重申美元在其中发挥着作用。

  他说:“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金融也一直在变化。从许多指标来看,美元迄今仍然是使用最广泛的货币。”

  在外汇市场上,美元的价值现在很坚挺——美元的购买力是近20年来最高的。但这种坚挺导致以美元计价债务的利息支付额增加,令外国政府感到紧张,它们指望美联储降息来缓解压力,也促使一些国家考虑其他选择。

  在美国因俄罗斯出兵乌克兰而对俄实施制裁后,其他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惹恼美国政府可能意味着,自己的美元储备也许会被冻结。

  一些国家将黄金视为一种安全、长期的价值储存手段:这些国家的央行对黄金的需求处于历史高位。有些国家还推动本国货币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其他一些国家则提议将数字货币作为央行美元储备的合法替代选项。

  沃勒20日指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对俄罗斯的制裁、新兴国家提升本国货币地位的努力以及经济碎片化都可能影响美元在国际上的使用。

  他还说:“如果这些制裁措施和政策长期持续下去,跨境支付格局的变化,包括数字货币的快速增长,也可能对美元的主导地位构成挑战。”

  沃勒过去对人们担忧美元地位一事不屑一顾。今年2月,他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在全球动荡时期,对美元的需求增加,美元在外汇和国际贷款市场上无处不在。

  沃勒当时表示:“我预计美元不会很快失去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甚至在贸易和金融领域的主导地位也不会大幅下降。一些人警告说,最近的事态发展可能威胁到美元的地位,但至少到目前为止,美元的地位反而得到了加强。”(编译/刘宗亚)

(责任编辑:马常艳)

  他补充说,二十大明确提出惩治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对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动刀,目的就是破解反腐败深化、腐败形式异化和隐性的问题。

  基础研究当下的根本困境,实质上指向经费分配结构问题。专家指出,基础研究的典型特点是基础性、长期性和难以预测性。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这种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会造成科研人员浮躁之风盛行,功利主义导向,在选题上更看重能否在短期内出成果,使得基础研究有限的经费并没有流向真正重要的原创性研究上,经费投入产出效益不高。“这样的模式并不十分适合基础科学研究,科研人员要耐得住寂寞,沉下心来持之以恒地探索。”庄辞说。

  也就是说,改革几年后,越来越多的申请人选择做“需求导向”型项目。2019年初,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任李静海接受中科院主管的《国家科学评论》期刊专访时曾表示,他推测,几年后,需求导向的申请数量和资助金额可能会适当提高,“这个估计一方面来自经验,另一方面也因为基金委会加强对需求导向研究的关注⋯⋯如果现在不能通过改革使资助系统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将会失去机遇。”李静海强调。

  2003年,刘仰刚升任沭阳县副县长,次年底调任宿迁市农业局副局长、党组成员,2006年调宿迁下辖的另一个县泗洪县工作,任副县长。2008年10月,刘仰刚曾因扮演“孔乙己”而走红网络。

  据悉,从4月23日开始,该访华团将在5天内访问香港、深圳、天津和北京。访华团第一站是香港,双方将就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扮演的角色等问题进行交流,访华团还将参观香港科技园;在深圳,访华团将和广东省政府交流;在天津,该团将访问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讨澳大利亚在中国“3060目标”(中国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编者注)方面的合作机会;在北京,访华团将与专家就创新创业和合作机会进行对话。

  另一次是2021年底一场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网络歌曲《坐上高铁去台北》实际上反映了两岸民众对实现京台高铁从福建到台北这么一个远景规划的美好愿望。

张智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