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工具”的菲律宾,该醒醒了

来源: 央广网
2024-06-24 20:07:42

  近日,席勒研究所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新闻发布会。美国前海军陆战队情报官员斯科特·里特在回答有关南海问题的提问时表示,美国把菲律宾当“工具”,而不是朋友,真正的朋友不会陷你于灾难之中。

  此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美菲关系的实质:菲律宾只是美国遏华地缘政治工具。

  实际上,“菲律宾工具论”一直是美国的通常看法,并且始终与中国密不可分。历史学家斯图尔特·克赖顿·米勒表示,19世纪末,在美国围绕是否兼并菲律宾问题争论中,要扩大美国势力的人和坚守美国本土的人都深知该岛国作为赴华船只的装煤站的“垫脚石”式重要性。因而,菲律宾对美国的价值始终在于它相对于其庞大邻国的战略位置,以及它作为美国驻太平洋舰队的军事据点的可行性。

  随着中美竞争加剧,尤其是美国将中国正式确认为“唯一一个既有意图重塑国际秩序,又越来越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做到这一点的竞争对手”,美国要“全政府”发力,联合盟友,将竞争、合作、对抗相结合,实行“一体化威慑”,利用“决定性十年”竞赢中国,美国一边推动“北约亚太化”,一边加紧打造“亚太版北约”,打造巩固所谓“华盛顿-东京-马尼拉轴心”,菲律宾在美国遏华战略中越来越吃重。

  于是我们看到,从炮制“南海仲裁案”闹剧到去年美菲展开联合巡航后,菲律宾明显加大了在南海的冲闯力度。从在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仙宾礁等地制造事端,配合域外势力在南海搞“联合巡航”“联合军演”,到一再威胁要发起所谓“二次仲裁”;从搞“运补冲闯”“民船闯滩”,到向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根本站不住脚的划界申请等等伎俩五花八门,反复横跳、碰瓷卖惨,甚至还妄言台湾问 题。明面上是菲律宾的算计,暗地里是美国的谋划。它们一唱一和,图谋干扰破坏中国的周边环境,意图把区域内外的力量联动起来围堵中国,最终服务于美国霸权。

  而美国政府承诺给菲律宾的10亿美元投资,却是画大饼,需要经由印太经济框架提供,菲律宾人民的集体利益也在不断受损。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与东盟国家整体贸易额上升了4.8%,但菲律宾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却同比下滑了10.3%。

  亚洲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增长潜力的地区,亚洲的繁荣得益于地区长期以来维持了和平稳定的局面。在美国的怂恿和鼓动下,菲律宾不断在南海闹腾,“背刺”地区和平与稳定,伤害的是亚洲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

  我们希望美国能正视中美关系,早日走出“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陷阱,用行动兑现承诺,真正落实“旧金山愿景”。同时奉劝菲方,挟美以自重,不会有出路。维护本国安全发展、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唯一正确的选择是坚守睦邻友好、回归对话协商、坚持战略自主。

  沦为“工具”的菲律宾,该醒醒了!

  他曾任通河县委办副科级秘书,通河县委办副主任、主任,通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双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双城市委副书记、市长等职。

  注意在例行记者会上提出相关问题的是总台央视记者,而不是一些外媒记者。这显然意味着中国方面相当乐意将这件事公之于众。更须注意,此前一天,中乌两国最高领导人刚通了电话。双方就中乌关系和乌克兰危机交换了意见。

  事实上,这些课只是“入门”。王印把自己的手工课命名为“蓝润工程师”,前两个字是学校的名字,他希望通过手工课培养孩子们的工程师思维和动手能力。

  应当说,克莱弗利所阐述的对华观点,根本算不上什么“对华友好”,充其量只能说是回归到了相对正常一点的外交轨道——在和平年代,与哪个国家发展关系不需要“建设性”呢?又有谁会喜欢充满戾气、动辄就要搞霸凌的交往方式呢?然而就是这样的正常逻辑,在英国要公开说出来都得小心翼翼、来回找补,还要承受来自议会反华议员的巨大压力,这也再次暴露出英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和混乱度,显然不利于中英关系往前发展。

  公开资料显示,张务锋出生于1960年10月,山东莱芜人,2015年任山东省副省长,2017年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2018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成立后,他任党组书记、局长。

  在加州拉斯维加斯的展会现场,她参观了一周,成千上万的摊位几乎跑遍了,却没找到中国的摊位。好不容易在拥挤的人群中看到了几个国人手中拿着长城公司的塑料袋,她立马迎上去,亲切地问:“你们是来参展的吧?” “不,是来参观的。”

王智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