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涉企侵权信息乱象 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来源: 36氪
2024-06-11 03:04:05

  1.“墨子商业论”等账号散布谣言信息,恶意诋毁企业形象。微信视频号“墨子商业论”“兆基弟弟”、今日头条账号“老百姓那点事儿”、百家号“一条鱼影评”、微博账号“奶茶甜度超标kk”等,恶意解读某饮用水企业股权结构、产品包装图案,散布虚假信息和极端言论,抹黑诋毁企业形象。 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2.“奇偶派”等账号歪曲解读涉企公开信息,谋取非法利益。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在抖音、网易、知乎等多个网站平台上注册“奇偶派”账号,蓄意发布对某信息科技公司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负面解读的信息,并在该信息科技公司与其沟通信息内容真实性问题时,借机胁迫要求签订商业合作协议。涉及的账号及其“转世”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账号主体被纳入平台黑名单管理。

  3.“小牛说车”等账号故意夸大歪曲事实,抹黑诋毁企业及其创始人。抖音账号“小牛说车”、懂车帝账号“小牛说车new”、今日头条账号“黄小牛new”,为博眼球、吸流量,多次发布短视频,歪曲捏造事实、恶意诋毁某品牌汽车质量和该汽车企业、创始人形象声誉。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关闭。

  4.“刘步尘”等账号发布虚假不实信息,恶意诋毁企业、企业家形象。微博账号“刘步尘”、抖音账号“我是东爷”、百家号“步尘观察”,发布涉某企业及其高管人员虚假不实信息,并与低俗话题关联。微信视频号“星宇卡车帝”,散布某品牌汽车因发动机存在环保超标问题被强制召回的不实信息。涉及的账号已被依法依约禁言。

  今年春节期间,网上曝光不少“宰客”现象。除了“4个菜1500块”,还有“6只皮皮虾700多元”“58元的菜品没有肉像一碗白菜汤”等。

  过去一年,新疆经受住了多重因素冲击,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增长3.2%,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年伊始,新疆紧抓自身优势,从强基础、抓项目、保供给、扩开放等方面推出系列新举措、新目标,做好新一年经济稳增长举措。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人的居住,有人的地方也就有了“江湖”。

  “除夕之夜,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聚在一起聊音乐谈创作,吃美食看春晚,拉家长里短,也别有一番趣味。”黄庆元笑道,去年收到了成都朋友的邀请,今年除夕则不同以往,他和妻子从客人变成主人,六七位朋友在自己家中共聚。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刚察县泉吉乡共有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股份经济合作社,家庭牧场也有了12家。全乡出栏牛羊9.5万头(只),总价值达1.4亿元人民币。

  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批准,2022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76474.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58289.22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18185.08亿元。

吴家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