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举行 专家学者建言以文化人

来源: 青瞳视角
2024-06-09 09:40:03

  中新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张素)“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今天要有新的理解和认识,也要有新的尝试和探索。”中国先秦史学会会长宫长为6日在北京说,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出版《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新书,实现媒体与学者、出版的结合,是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作出的有益尝试。

  2023年9月,四川日报全媒体策划推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大型人文系列融媒报道。该报道计划在两年里采访国内外100位来自哲学、社会科学、历史学、语言文学、艺术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从业实践和精神力量中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篇章。

  记者从6日在北京举行的“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报道座谈会上获悉,该报道自2023年9 月15日刊发第一期以来,已经推出36期,王巍、邢广程、李敬泽、吴为山、韩子勇、单霁翔等36位名家受访,谈论文化传承发展

  “采访对象包括历史、文学、音乐等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维度,的确是从不同的视野观察解读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说。

  本次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为下一步报道工作建言献策。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会长谢星文着眼于“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心挖掘者”,提出要加强对于名家的采访、知识的留存。

  “‘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是人工智能时代文化传承发展的数据资源。”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在会上表示,综观目前全球的大模型,文化传承发展数据资源是远远不够的。训练大模型需要核心的数据资源,而“百人谈”报道会给互联网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应用提供很好的数据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宋建武建议对报道的整体文本继续开发,特别是“对观点和方法论的提炼”。他说,要从发展的角度、比较的角度去看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推动人们思考如何发展文化。

  活动现场,《文化传承发展百人谈》第一辑新书首发暨捐赠活动同步举行,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王军向四川日报社社长陈岚颁发了入藏证书。据介绍,该书集结了“百人谈”报道首批成果,集中展示了20位文化名家亲身参与、亲身见证文化传承发展的行动成果和智慧结晶。(完)

  广西还举办首届“广西新丝路跨年电商节”、2023年广西网上年货节等电商促销活动,推出广西网上年货节线上专区促销、中国青年年货节广西专场、阿里巴巴元宇宙年货节广西馆、广西抖音特产馆“风味年货季”等系列网络促销活动,让消费者足不出户,感受到浓浓的广西年味。

  尽管损害长城文物的行为频发,但像这起案件一样能走到法庭审理的是极少数。

  从质的提升看:一是发展动能持续积蓄。从工业看,新动能产业增长快、韧性足,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7.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7%,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1.4个和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9.6%和28.7%。从规模以上服务业看,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1-11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7.6%。

  在戴忠仁的番茄地里,有富含花青素的紫色番茄、嫩果形似花生的番茄、口味酸甜的水果番茄……戴忠仁说,番茄苗就像是自己的孩子,需要每日呵护。他还提前想好了新品种的名字,“就叫奶油番茄,因为这个品种培育成功后的嫩果是白色的,像奶油一样”。

  虽然中国游客陆续重返东南亚旅游,但春节期间,《环球时报》驻新加坡记者的直观感受是,同疫情前的旅游红火场面相比,今年春节还有差距。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新加坡一直是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十大旅行地之一,疫情前每年有约360万人次的中国游客到新加坡旅行。随着中国优化出入境政策,预计今年中国游客人次可恢复至2019年的三至六成。

  此前的1月9日至17日,当地还在园区内举办了“年货节”,提供糖果、点心、卤制品等,方便富士康的员工们在下班途中现场置办年货。

曾丽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