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包粽子写书法 海外留学生沉浸式体验端午民俗文化

来源: 台海网
2024-06-10 01:57:51

  中新网成都6月9日电(王爵 黎涛)9日,端午节将至,在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嘉陵江畔的清晖阁景点,来自西华师范大学的部分海外留学生们相聚一堂,包粽子、看川北大木偶非遗表演、写毛笔字、体验古法制笔、游览嘉陵江风光,实地感受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同时,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当天上午,在嘉陵江游船上,40余名来自孟加拉国、尼泊尔、摩洛哥、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留学生以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来华访问师生代表学包粽子,将几片粽叶叠放挽成漏斗,放入一把糯米,放上红枣,再铺一层糯米,折叠粽叶进行捆扎,包出的粽子棱角分明,有模有样。

  来自尼泊尔的Irika Timalsina目前是西华师范大学的留学生。“我第一次来参加这样的活动,试穿了很漂亮的汉服,很喜欢中国的汉服,也做了三个粽子,包粽子很好玩。”Irika Timalsina介绍说,中国风景很美,南充的历史文化也很有韵味,有机会将带家人来这里玩,看美丽的风景,吃特色的美食。

  当天,留学生们在体验包粽子、吃粽子的同时,还感受了古法制笔、写毛笔字,观看川北大木偶非遗表演。端午传统文化活动,独具特色的非遗表演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端午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我觉得中国文化很有特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是中国许多的传统节日都很有意思,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传说和故事,比如与屈原有关的端午节,还有春节、中秋节等非常喜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Vanessa Hull表示,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带学生多来中国,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来自孟加拉国的SHAHIN,目 前是西华师范大学的留学生。“今天看了川北大木偶这个非遗演出,觉得很有意思,大木偶的图案很漂亮,还能喷火,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打算发给远在家乡的亲人看。”SHAHIN说,毕业以后,自己也会向同胞传播中国文化,把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讲给大家听。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共南充市顺庆区委,南充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完)

  他和另外一位科学老师,利用周末,花了一天做出了初版的一级水火箭。完工时已是傍晚,下着小雨,他们兴冲冲地跑去操场发射。水火箭没飞几米,伞就打开了,两人只好加班加点改造新版本。下一个周末,下午阳光正好,他们又拿着成品跑到操场,叫来附近打篮球的学生一起帮忙发射。这一次,起飞笔直,按时开伞,但密封性不够,火箭落地后无法再次使用。

  父子之间的交流也一点点变得顺畅、自然。申聪考上职高后住了校,时不时往家里打电话,每次给申军良打电话,总能聊上很久,“生活,家里事,想起啥聊啥”;申军良和晓莉出去忙,申聪也会带着弟弟打扫卫生,提前做好饭,时间一到,电话就打了过来:“爸爸中午回不回来呀?”

  悉尼洛威研究所国际安全计划主任萨姆·罗格芬表示,任何向远程打击能力迈进的举动都会破坏地区关系的稳定,特别是与邻国和地区伙伴印度尼西亚的关系,并进一步与中国对抗。

  作为支持基础研究最主要渠道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20年起开始设立“原创探索计划”项目,旨在资助“从0到1”的原创性研究工作。研究内容由申请人自行提出,不限领域或方向,只需要两名国内外有较高影响力的同行专家推荐即可,相关学部审查通过后,可获得1~3年的资助,每年资助强度不超过100万元。

  据正观新闻报道,资料显示,闫学会于1963年出生,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19岁便作为一名护士开始工作。很快,她转攻行政方面,实现了从技术人员到政坛领导的华丽转身。

  每天,他从村西走到村东上小学,路上常有村民把废弃的铝放在炉子里融化,坚硬的固体慢慢变成泛红的银亮色液体,村民把液体倒入模具,再做成勺子和锅。大人做大的,王印回家自己做小的,他找来一把没用的老锡壶,比铝制品更软,做几厘米长的小勺子。

许伦孝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