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宁县启幕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22 23:45:44

  中新网宁夏中宁6月21日电(记者 于晶)6月21日,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中国枸杞之乡”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启幕。

  本届博览会主题为“杞福天下,共享健康”,采取“线上+线下”的多元化模式,打造一个全面、立体的枸杞产业交流平台,推动宁夏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式现场,举行了“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揭牌仪式、“香港STC宁夏实验室”揭牌仪式和香港STC“优质正印”授证书仪式。据悉,香港STC宁夏实验室成立后将实现“一次检测、一张证书、全球通行”,让宁夏好枸杞通过香港走向世界;而宁夏枸杞企业获得香港STC“优质正印”证书,能大幅增进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公信力,不断提升产品知名度。

  同时,本届博览会引领行业创新,采用“政策引导、以展促销”的全新营销模式,精心策划并搭建四大展区,包括枸杞制品、中药材、文创产品以及科技成果,集中展示多达10大类120余种丰富的枸杞产品,涵盖从枸杞干果、原浆、芽茶、花蜜到化妆品等,全面展示宁夏枸杞产业的多元化与深度发展。

  此外,本届博览会将深化“国际+国内”“走出去+请进来+联起来”的多元化办会模式,特别聚焦“宁夏枸杞”和“中宁枸杞”这两个享誉海内外的区域公用品牌,举办一系列别开生面的活动,如杞乡有礼、枸杞新品发布等,通过这些仪式进一步彰显品牌的独特魅力。

  中宁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枸杞精深加工产品 达10大类120余种,加工转化率达37%,综合产值突破140亿元人民币,区域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人民币,位居全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序列第13位。近年来,中宁县着力构建现代枸杞全产业链条,推动中宁枸杞产业实现大发展。“宁夏枸杞贵在道地”“中宁枸杞道地珍品”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提升,2023年枸杞主产区入列宁夏首批枸杞农业科技园,枸杞及周边产品远销40余个国家和地区。(完)

  远大医药自2002年取得两种原料药批文以来,一直持续生产,技术较为成熟,质量长期获得市场认可,生产的这两种原料药均已通过欧盟认证。

  “这仍是2018年前‘双反’遗留问题。这次涉事的公司算是之前的‘漏网之鱼’。”另一位长期在德国学习工作、了解内情的光伏圈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此次事件目前仍仅涉及少数三四线光伏小企业,一些已抵达慕尼黑的朋友向他反馈其他都很正常。

  对于器物坑性质的争论,本质上关联着对三星堆文化缘何衰亡的推测。作为彼时三星堆考古队副队长的陈显丹,是最早提出祭祀坑说的学者之一,他认为大量的埋葬器物是三星堆人为求得神灵保佑或宽恕而做出的自我牺牲,这种乞求行为背后有着密切相关的现实因素,三星堆人很可能面临着某些特大问题。而这些特大问题,有可能是外敌的入侵,也可能是《蜀王本纪》《华阳国志》中记载的那场“若尧之洪水”的灾害。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副所长赵殿增也是祭祀坑观点的坚定支持者,由坑内种类多样的祭祀形器物,他推测三星堆文化时期这里曾经存在着一个神权至上的国家,但也正是因为对宗教的极度狂热,过度消耗社会财富贡献神灵,造成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和社会恐慌,最终在一次次燎祭祈福无效后不得不告别故土迁居他处。

  5月中下旬,中原大省河南自南向北进入麦收时间,然而自25日起,河南多地遭遇严重的“烂场雨”,原本金黄的麦田发芽霉变,麦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何破解原料药企业滥用垄断地位的困局?孙晋表示,首先要增加原料药市场供应者,形成竞争格局;其次,反垄断监管要常态化。反垄断执法部门应对被处罚过的企业重点盯防,不能一罚了之。他建议,将这些上过垄断榜单的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

  大会期间,动力电池绿色低碳出行展览会线下规模总面积5.5万平方米,设立“动力之源”“绿行天下”“智慧生态”等8大展示专区,参展企业和机构338家,让来自全球的行业人士共同感受着行业前沿的科技。

杨心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