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九条”提振 上海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增加近四成

来源: 证券之星
2024-06-15 09:38:20

  ◎顾颖 记者 张良 实习生 冯心怡

  6月14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权威部门获悉,上海房地产新政“沪九条”实施以来,新房及二手房市场购销均表现出持续的热度。统计数据显示,5月28日至6月10日,上海新房认购总体平稳,全市共有10个楼盘完成认购,认购水平高于同板块平均水平。同期,上海二手房市场成交量大幅提高,日均成交700套,比5月1日至5月27日的日均成交量增加38%。

  在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看来,在楼市新政的带动下,近期上海房地产市场的整体表现有明显回升,从周数据维度看,市场仍处于稳步放量的过程中。

  政策利好加速房企销售去化

  5月27日,上海市出台楼市新政,提出调整优化住房限购政策、支持多子女家庭合理住房需求、优化住房信贷政策等九条政策措施,并自2024年5月28日起施行。从各方反馈看,此次“沪九条”体现了政策优化的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政策力度也比 较大,超出各方预期。

  记者多次实探沪上新房及二手房市场发现,政策效应正逐步显现,多个区域新盘项目售楼处里访客人头攒动,二手房中介小哥忙于带看甚至顾不上吃饭。比如端午小长假期间,记者在浦东新区永泰三里城的样板房内看到,10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挤了大约二十位看房者。销售人员表示,端午假期,平均一位销售每天接待约30组客户。

  有上市房企售楼处销售负责人直言,上海楼市新政的出台,对所有在售楼盘都是好事情,随着售楼处人气的上升,销售额也会逐步提升。

  更多的利好接踵而至。6月7日,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发布今年上海市第三批次商品住房用地出让公告,共计4幅地块,出让总面积约15.29公顷,起始总价84.21亿元。本批次商品住房用地出让,是上海楼市新政出台后的首批土地出让。自该批次起,上海取消商品住房用地溢价率10%的上限要求,成交地价由市场化竞价确定,进一步提升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效率。

  二手房成交量大幅提升

  二手房市场的活跃度亦明显增加。据上海链家统计,上海楼市新政出台至6月10日,咨询量与前两个月对比,日均上涨约50%,带看量上涨约30%。

  整体来看,自5月28日至6月10日,上海二手住房市场成交量大幅提高,日均成交700套,比5月1日至27日的日均成交量增加38%;端午节三天假期二手住房日均成交418套,比今年“五一”假期日均成交增加171%;节后两天日均成交810套,回升至新政出台后一周的成交水平。成交价格保持平稳,跳价、降价成交情况较少。二手住房的先行指标明显提升,新增购房委托比政策出台前一周增加约45%,带看量增加约30%,居间合同量增加约70%。

  卢文曦表示,在政策的带动下,市场表现愈发积极。首先,市场的前端指标比如二手房门店的带看量、新房市场的来访等增幅都比较明显;其次,市场情绪与新政出台前相比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买家入市的态度更加积极,房东的预期也有所转变,议价空间有收窄的迹象;再其次,从近期的挂牌量来看,呈现稳步减少的态势,说明近期的供需关系在存量市场出现了一个平衡,市场在向好的方向转变;最后,从网上房地产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到,最近每天二手房网签的数据基本在八九百套的高位运行,成交量的释放比较明显。总体来看,上海楼市新政仍在持续发挥效用。

责任编辑:江钰涵

  在中文社交媒体中,“缅北”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原本它是指缅甸北部地区,但在电信诈骗的语境下,则变成了特指代表果敢、佤邦、小勐拉等与中国相邻且相对脱离缅甸中央政府管控的特定区域。这个区域就像一片夹在中缅两国之间的飞地,更多的地是受到民族地方武装的管辖。

  从全球汽车业的发展史来看,无论是基于经济、能源还是环保层面的原因,车型的进化和普及都与大排量车型背道而驰。这也是继德系车、美系车之后,日系车在全球连续多年保持销量领先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到了当下全球汽车业电动化转型的时代,中国汽车终于开始实现“弯道超车”。

  比亚迪6月1日公布的产销快报显示,企业5月份销量超24万辆,前5个月累计销量达到100.26万辆,已经超过去年总销量(186万辆)的一半。

  相关统计研究显示,经济衰退最早影响的是青年人,而在经济复苏阶段,企业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招聘新员工,往往也青睐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一方面因为老员工拥有与岗位匹配的技能,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不愿意承担培训年轻员工产生的成本。因此,经济复苏对就业的拉动通常最后才传导到青年群体。

  薛剑介绍说,本团人员构成“老中青”分布比较平衡,既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也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专门跟学校请假和父亲一起参团。职业背景也多种多样,包括公司职员、自营业主、退休人员、学生等。

  5月15日,人社部、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实施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的通知》,计划聚焦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岁至24岁青年,全年将募集不少于100万个就业见习岗位,确保有见习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等青年都能获得见习机会。

曹静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