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健康丨中国专家研究新成果:“免疫燃烧”肿瘤突破免疫疗法临床瓶颈

来源: 中国搜索
2024-06-19 14:08:08

  中新网上海1月30日电(陈静 杨梦蝶)一提到“镭”,人们就会想到居里夫人。在居里夫人的指导下,科学家曾使用镭针来治疗肿瘤,被称为“居里疗法”。

  记者30日获悉 ,如今,中国核医学专家从免疫学视角进一步探究阿尔法核素“镭”对人类健康的帮助,阐明了阿尔法核素“镭”驱动肿瘤细胞命运的潜在机制。他们研发以镭-223为代表的阿尔法核素药物产生更强大抗肿瘤免疫的新策略,提出了其精准治疗肿瘤的未来潜力。

  同济大学核医学研究所余飞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在最新一期国际知名期刊《Small》上发表。

  余飞教授团队的研究不仅证实了阿尔法核素镭-223除了自身强大的肿瘤杀伤效应,还发现其驱动肿瘤细胞焦亡的机制,可赋予肿瘤更高的免疫原性,进而重塑肿瘤微环境,以达到双重治疗效果。研究团队证明了镭-223可通过“免疫燃烧”策略增强免疫应答较差的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效果。团队还进一步阐释了相关信号通路在阿尔法射线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发挥抗肿瘤效应中的核心地位,为“阿尔法免疫疗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新思路。

  据悉,余飞教授团队长期聚焦阿尔法核素辐射生物学效应机制研究及偶联药物研发。近年来,针对目前免疫疗法的临床瓶颈,该团队提出“阿尔法射线增效免疫应答”新策略,从免疫学视角探究阿尔法核素驱动肿瘤细胞命运的潜在机制,探索形成“阿尔法免疫疗法”,并获得了2023年度中国核学会科技进步奖。

  当前,日本对华“脱钩断链”的动作也愈发明显。二战后,日本是全球化特别是供应链合作的主要受益者。目前,曾经高度一体化的供应链被人为割裂,日本在这股逆流中也正在谋求与中国的“脱钩”。但这一做法被认为不仅违背了经济学常识,也将大大增加日方的成本。实际上,完全脱离中国不具可行性。《日本经济新闻》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如果零部件等中国产品中断两个月,日本将无法生产汽车、家电、服装甚至是食品,价值约53万亿日元的生产值将消失,相当于占日本每年国内生产总值10%的巨大利益将荡然无存。

奔驰在祖国广袤大地上的列车

  “见出以知入,观往以知来”。会议强调,要从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中,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中,从新时代统战工作的历史性成就中,深刻把握“两个确立”的政治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确保统一战线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他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当时中国在航天技术、工业和人才方面底子薄,大大小小的任务都要从头摸索。比如,研发载人航天工程的相关软件要从零起步,当时三位软件编程设计师都是初出校门,边学边研发,费尽心血。

  近年来,青白江铁路港片区在营商环境上下足功夫。作为中欧班列(成渝)始发地之一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所在地,片区聚焦国际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提升陆港主枢纽能级,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谢尔盖耶芙娜看准这个机会,在自贸试验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成都维马乌斯别哈贸易有限公司,并且成功入驻白俄罗斯馆。“实在是太方便了,手续非常便捷,自贸试验区的工作人员也很快就帮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场所。”看着眼前窗明几净的办公环境,谢尔盖耶芙娜开心地笑了。

  尝试并不容易。漆画的创作材料是天然大漆,过敏是漆画初学者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第一次用漆画的手法创作唐卡,仁青郎加需要跟大漆打交道,因为过敏,他的双手肿得无法弯曲,脸也肿得通红。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最终克服了过敏反应,创作出自己的第一幅唐卡漆画作品。

黄建华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