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学影像服务第一股 一脉阳光加速驶入业绩兑现期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5-30 18:00:46

  港交所即将迎来 医学影像服务第一股。

  5月21日晚间,香港交易所官网披露江西一脉阳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脉阳光”)聆讯后资料集(PHIP),表明一脉阳光通过了港交所聆讯,成功拿到上市入场券,并于5月30日公开招股,计划6月7日港交所挂牌上市。

  招股书显示,一脉阳光是国内领先的医学影像专科医疗集团,拥有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一脉云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并在2023年成功跨过盈亏平衡点,录得大额盈利。而在连锁化、规模化优势的进一步显现下,一脉阳光或迎来业绩更大的收获期。

  五大竞争优势

  助力一脉阳光迈入资本市场

  一脉阳光成立于2014年,之所以仅仅经过10年时间的发展,就能够在较为激烈的医学影像服务市场中突围,成功获得“港股医学影像服务第一股”的荣誉,在于其不断锻造出的竞争优势。

  首先,一脉阳光已成长为国内规模领先的医学影像服务专科医疗集团,赢得了市场中有利的竞争地位,并且将继续享受国内医学影像市场的快速发展红利。

  具体来看,截至2023年末,一脉阳光的医学影像中心网络覆盖的影像中心数量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合计拥有97家影像中心。按照患者支付的费用计算,2023年一脉阳光在国内所有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运营商中排名榜首。

  第二,一脉阳光高效、标准化的开发和运营管理模式,保障了其能够快速复制及扩张影像中心的运管,以及收入的高速增长。

  通过垂直化的管理模式,确保公司总体战略及业务计划的准确执行,一脉阳光建立起了一套影像中心开发及运营方针,使得新的影像中心能够快速复制及扩张。而这样的复制及扩张并非无的放矢,而是以严格的投资回报率保障为前提。

  以一脉阳光的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为例,其大部分预期在开业后第一年即可录得首次月度纯利为正数,达到收支平衡点。

  第三,一脉阳光提出“影像服务临床”经营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高效的业务模式。

  在我国,影像科长期处于“辅助科室”地位,是由临床医生根据需求来选择使用。而通过一脉阳光“影像服务临床”经营理念,促进影像专家和临床医生的交流,加深对各自需求的了解,进而推动新医疗影像技术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并将成果体现在一脉阳光影像中心的能力和业绩上。

  第四,持续的研发投入使得一脉阳光在参与医学影像服务标准制定、技术及数据服务能力等方面占据先机。

  2021年至2023年各年度,一脉阳光的研发支出分别为1190万元、1150万元和1280万元。截至2023年,一脉阳光的一脉云研发团队中约53.6%的员工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超过50%的员工在相关领域拥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

  以AI技术的应用为例,一脉阳光已与五家AI产品提供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采集高质量的影像数据,一脉阳光的AI综合平台能够为影像医生提供诊断方面的辅助工具。

  第五,一脉阳光的优势还体现在其管理团队和股东实力上。

  一脉阳光的董事长徐克是我国医学影像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其曾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主任委员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而自2016年以来,一脉阳光就受到一众明星投资机构的关注,并获得了来自北京高盛、佰山投资、京东盈正、OrbiMed及北京人保等的投资,明星股东在医疗行业的丰富经验,也有助于一脉阳光的业务扩张及战略制定。

  盈利之路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业务方面,一脉阳光从最初的连锁化影像中心业务,发展到了如今的影像中心服务、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一脉云服务三大业务版图。

  在业绩方面,在经过10年的业务开拓期后,一脉阳光“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在2023年跨过盈亏平衡点,并且正迎来连锁化、规模化带来的利润收获期。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一脉阳光的收入分别为5.92亿元、7.84亿元和9.29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3.82亿元、-1.51亿元和3.66亿元。一脉阳光扛过了2021年和2022年的亏损影响,在收入持续大幅增长的同时,最终于2023年实现大额盈利。

  尤其是在占比最大的影像中心服务业务上,截至2021年末、2022年末及2023年末,一脉阳光在国内分别设立及管理78家、86家及97家影像中心,保持持续扩张态势;进而在各期末,一脉阳光的影像中心服务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42亿元、4.98亿元和6.38亿元,持续增长。

  事实上,在战胜各种挑战之后,一脉阳光反而锤炼了在业务上的实力和韧性。

  一方面,一脉阳光抓住了中国医疗影像的本质需求,即基层医疗系统影像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通过与医院合作的模式,快速建立区域共享型影像中心和专科医联体型影像中心,使得一脉阳光的医学影像中心网络从一二线城市延伸至了59个县级行政区,而通过这些扎根在基层的共享型影像中心,一脉阳光也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发展轻资产的影像解决方案服务和一脉云服务业务,为一脉阳光提供了多渠道的收入来源。一脉阳光的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业务收入从2021年的1.39亿元,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2.78亿元,两年间翻了一番;一脉阳光在招股书中还表示,作为支持影像中心运营管理以及影像解决方案服务的重要工具,一脉云平台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收入的增长点之一。

  展望未来,一脉阳光的业绩或将进一步受益于公司业务扩张及其带来的规模效应。

  一脉阳光在招股书中表示,由于医学影像中心服务的预期收入增加,公司的整体收入会继续增长,而随着业务扩张,公司的盈利能力预计将因规模经济而进一步改善。由于每家影像中心的固定成本保持相对稳定,预期达到收支平衡点后产生的任何额外收入将造成更高的盈利水平。

  拥抱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

  市场的星辰大海

  多年以来,国内医学影像行业一直面临着诸多痛点,比如医学影像资源不足、基层医疗系统影像服务能力薄弱、大型公立医院患者接待能力有限、影像医生与临床医生之间缺乏互动、医学影像信息化技术能力不足而产生信息壁垒等。

  从医学影像设备的供给侧来看,国内同样存在较大的资源缺口,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CT、MRI及PET/CT的装机量不足,市场潜力较大。

  需求缺口的背后,也正是巨大的商机和潜力。

  上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还显示,按收入计,国内医学影像服务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1474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70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9%,预期2030年达到6615亿元。

  目前,公立医院在国内医学影像服务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则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相对短,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因此呈现出相对大的增长潜力。

  据上述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国内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规模由2018年的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9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0%,预期2030年达到186亿元,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0.7%。以此计算,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的渗透率预计将于2030年达到2.8%。

  对于一脉阳光来说,此次登陆资本市场无疑将成为其发展的加速器,助其更好地拥抱正加速到来的第三方医学影像中心市场的星辰大海。

  一脉阳光在招股书中透露,登陆港交所之后,在继续扩张医疗影像中心网络的同时,从长远来看,还计划进行海外扩张,选择在有价值洼地、医疗需求及政策支持的部分国家,建立或收购影像中心。

责任编辑:杨红卜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2/05/46/3654873447591103598.jpg" alt="" /></a>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居民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市场活力日益强劲,潜力加速释放,经济稳步回升步伐有所加快。”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业务研究三部副主任王岳含说,业务量的快速恢复凸显快递业在服务生产消费、畅通经济循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为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不同于以往的抢救式修缮,研究性修缮体现出“慢慢修长城,边研究边修缮”的特点。现场勘查中,古建、材料、考古、植物学等多领域专家共同合作,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建议,最大程度保护长城文化。“我们首次在北京长城的敌台顶部发现明代火炕和灶址等生活设施遗迹,还出土了锅、盘、碗、剪刀、铲子等生活用具。”尚珩表示,这不仅与相关文献记载相吻合,而且复原了明代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这些文物没有闪亮的色彩,但是透过它们,我们可以了解戍边将士最真实的生活。”

  这一次,我们华盛顿的领导人肯定已经认定,与其正面竞争,不如给媒体拨出几亿美元,命令它们继续误导美国公众,把中国妖魔化为一个无法实现创新和技术进步的国家。

  在青铜器之前,玉器也曾承担礼器功能。早在五千年前的良渚古城等遗址,已经出现玉琮、玉钺等代表王权的礼制器物。但与玉器相比,青铜或许拥有更强的震撼力。玉器无法做得像青铜器那么恢宏复杂,而且玉器的打磨,毕竟是一种容易理解的技术,而对当时的古人来说,铜器冶炼不啻为一种魔法。从石器、玉器到铜器,是从物理到化学的蝶变,从可知到不可知的跃进,从改造已有之物到发明未有之物的跨越。

  做完寒假作业,吴佳博起身从书架上准确地找到前一日读过的《朱自清散文集》,津津有味地看起来。在这个70多平方米、存有500余册图书的书屋里,寒假以来,两个人看完了少儿版四大名著,还各攒下了30个积分。

蔡政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