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粮之乡”山西兴县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来源: 36氪
2024-06-10 18:10:24

  中新网太原12月14 日电 题:“中国杂粮之乡”山西兴县打造现代“农业硅谷”

  作者 刘小红 白旭平

  地处黄河流域中游腹地的山西兴县,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这里自古以来就形成种植杂粮的农业传统,生产的杂粮种类全、品种优、质量好。

  据了解,兴县粮食播种面积54.27万亩,其中杂粮种植面积突破40万亩,产量达1.6亿斤以上,杂粮产业链产值已达10.24亿元,占农民种粮收入的83%,占农民人均可支配纯收入的55%,辐射带动35296户10万多名脱贫人口增收致富。

  日前,经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实地考察和专家评审,兴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杂粮之乡”。这一荣誉的获得,将为兴县的农业和粮食安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近年来,兴县官方高度重视杂粮产业发展,围绕突出打好“精品杂粮”牌,持续实施“特”“优”发展战略,并将发展杂粮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为支持杂粮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兴县已培育出“山花烂漫”“清泉醋业”等5家省级杂粮加工龙头企业和“吕梁农业”“二十里铺酒业”等4家市级杂粮加工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在打造出“晋兴红”“晋绥黄河湾”“晋绥红土地”“吕粮英雄”“清泉”“卧牛岭”等杂粮品牌的同时,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当前,兴县正由杂粮生产大县向种业大县迈进。同时,该县采取一系列举措推动杂粮产业向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打造精品小杂粮全产业链基地,推动杂粮产业的发展。

  兴县利用革命老区特色资源,推进与中国农科院合作,成立了晋绥杂粮研究院,初步筛选出适宜兴县种植的24个杂粮品种,增产幅度明显。同时实施高家村镇碧村、固贤乡固贤村等9个省级、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项目,有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

  依托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兴县加强杂粮产业开发的科研、培训、技术指导等工作,使种子包衣、宽行起垄、密植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为杂粮产业开发提供技术保障。

  为持续放大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兴县紧盯杂粮产业发展关键环节,从提供优质种子、有机肥和配方肥等投入品的监管,到实施标准化生产,全过程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将绿色健康贯穿杂粮生产全过程。2023年建成绿色杂粮生产基地20万亩、有机旱作生产基地2万亩,培育了一大批区域杂粮品牌。

  据悉,兴县培育杂粮加工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专业合作社33个、种植大户1600余户,谷子、高粱、豇豆、大豆等小杂粮加工转化率达到50%。

  同时,兴县持续巩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在落实国家、省、市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基础上,2023年共投入5000余万元衔接资金,为种植户提供优种、肥料和播种机具,对杂粮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扶持。同时持续强化农业保险保障作用,实现了杂粮灾害险全覆盖。

  在产品销售方面,兴县与国内10所高校、8所大型超市建立了直接供货合作关系;鼓励企业和合作社在全国各级城市设立线下农产品直销店。同时,组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全国、省、市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加大产品展销、招商引资、农副产品推介力度。

  为建设农业强县,打造现代“农业硅谷”,兴县正在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全产业链体系,持续擦亮“兴县杂粮,中国好粮”品牌,并促进农业与休闲、旅游、康养、生态、文化、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借助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完)

足球的起源是为农民、工人兄弟消磨时间,排遣抑郁,释放压力所创造的。

不像篮球、网球、乒乓球、游泳、击剑等运动,需要专业的场地或设备。

一边冒着小泡泡

比利时队队长阿扎尔此前曾佩戴彩虹袖标出场比赛

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表示,蒙牛将坚持以营养和公益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以自己的点滴营养,厚植祖国每一朵足球幼苗,为中国足球的未来,种下梦想的种子。

这不前几天,我们的县级球队刚刚赢了专业球队吗?

林旭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