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Z世代”哈尼族政协委员杨钰尼:用非遗“密码”解锁乡村振兴

原标题:(两会声音)“Z世代”哈尼族政协委员杨钰尼:用非遗“密码”解锁乡村振兴

男生女生一起相差差差,色欲影院-Fl0S0pjZt-(两会声音)“Z世代”哈尼族政协委员杨钰尼:用非遗“密码”解锁乡村振兴。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陈静)“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我深受激励。”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6日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95后”哈尼族基层文艺工作者,她认为,创新性地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是解锁乡村振兴的“密码”之一。

  杨钰尼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是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哈尼梯田文化传承践行者。2015年,正在上大一的她创办了“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同时申请成立红河哈尼梯田文化传承学校教学点,希望让当地孩子走上更大的舞台,把哈尼族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8年来,杨钰尼累积培训学员3000余名,越来越多的学员通过歌舞艺术考上大学并加入非遗传承。而返乡创业的她也成为以文化振兴乡村的一员,2023年获得教育部首届“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

  去年3月,首次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杨钰尼提出《关于加大活态世界遗产哈尼梯田保护传承力度的建议》,受到广泛关注。今年,杨钰尼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以哈尼梯田多重文化遗产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建议设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制定哈尼梯田非遗保护传承奖补办法、打造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非遗推 动乡村振兴示范点等,通过深化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过去一年,深入一线的学习、调研让我感受颇深,深刻认识到全国政协委员的责任。”杨钰尼称,去年以来,她通过院坝协商、专题讲座等传达全国两会精神;回到母校湖南科技大学,与学弟学妹们分享非遗文化和创业经验;走进基层,了解哈尼梯田农户诉求、与民间文艺家研究讨论哈尼古歌、乐作舞创新发展……

  作为云南民族街舞团的一员,杨钰尼和伙伴们把街舞、现代舞等年轻人喜欢的元素和非遗文化创编起来,让非遗变得“酷”“帅”“美”“潮流”,并以此为抓手,助推乡村振兴。

  “去年以来,我以委员工作室为平台,利用寒暑假期为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实践,开展了乡村调研、采风创作等系列活动。”杨钰尼说,现在会唱哈尼古歌、跳乐作舞、懂民族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各级政府除了要保护哈尼梯田等看得见的物质遗产,更要对生产技术、歌舞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保护。

  为此,杨钰尼坚持开展公益性培训,推动非遗进校园、美育进校园、歌舞进校园等活动。“要从娃娃抓起,汇聚青年力量,创新性保护、传承传统文化。”她说,希望通过培养村民良好的文化生活习惯和需求,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乡村文创等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非遗不是散落尘土的老物件儿,而是生命里的活化石,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杨钰尼说,“我会继续组织参与送艺下乡、公益培养艺术人才等活动,助力非遗和传统文化绵延赓续,持续焕发新的生命力。”(完)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index.phtml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伊春南岔区
阅读 ()
推荐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