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政策作用显著 海外长钱加码布局中国资产

来源: 参考消息
2024-05-31 08:02:10

  ◎记者 汪友若

  二季度以来,中国股票资产在全球市场中表现突出,外资对中国权益市场的投资回暖。数据显示,上周,主要投向中国股票资产的iShares旗下MSCI新兴市场ETF资金流入高达10.7亿美元,刷新2022年4月以来单周纪录。这也是该ETF连续两周吸引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外资机构纷纷表示看好中国股票资产未来涨势。从背后逻辑来看,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托底效果显著提振了海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此外,随着资本市场改革举措不断推进,在较低的估值水平下,中国股市的配置优势彰显。

  海外长钱青睐中国资产

  在日前举办的2024瑞银亚洲投资论坛上,瑞银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中国股市特别是其中的港股,从4月中下旬以来迎来较大的反弹。从交易端来看,一些海外长线资金开始买入中国股票。

  高盛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预计,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配置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他表示:“高盛数据显示,今年初,全球主动型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配置降至过去10年以来最低点,仅5.2%;对冲基金的配置比例仅7.5%。但随着中国股市强劲反弹,投资者情绪开始转变,不少之前低配的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他们对中国股票的投资。”

  “在高盛追踪的全球前350只新兴市场和亚洲的主动型基金中,自今年4月以来,60%至70%的表现未能超过基准。同期中国股票表现出色,这些基金之前对中国市场的配置偏低。出于业绩压力,这些主动型投资者或将在未来几个月增加在中国市场的持仓。”刘劲津说。

  房地产政策托底作用显著

  在最新一轮海外资金买入浪潮的推动因素中,政策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托底作用被反复提及。王宗豪表示,外资判断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潜在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其有更多信心投资中国市场。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认为,房地产政策加码有助于提振居民信心、促进消费企稳。4月30日中央 政治局会议召开后,一系列房地产政策出台,推进去库存和保交楼。

  汪涛认为:“目前,监管层鼓励地方政府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库存用作保障性住房。这将有助于提振居民信心,促进消费企稳。”

  在刘劲津看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出台,有效缓解了投资者的担忧,尤其是市场先前普遍担心的“尾部风险”。例如,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已得到显著改善,增强了投资人对市场的信心;又如,随着过去一两个月房地产支持政策的出台,相关风险显著回落,这也反映了政策在调控房地产市场方面的积极作用。

  中国股市配置优势持续彰显

  联博基金资深市场策略师黄森玮表示,由于市场对美国通胀及美元利率或将居高不下的担忧,中国股市有机会成为近期全球资金配置的方向之一,A股配置优势持续彰显。

  富达国际亚太区股票投资主管马蒂·德普金表示,鉴于A股和港股较具吸引力的估值水平吸引全球资金关注,近期亚洲股市表现活跃。并且,由于互联网公司持续增加回购和派息,MSCI中国指数的盈利自2021年初以来首次实现同比增长。

  在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股票基金经理周文群表示:“展望下半年,我们重点关注财政政策端进一步发力对内需的支撑,同时积极关注提高股东回报等资本市场改革措施带来的长期机会。具体板块方面,持续看好相对稳健的高股息板块,包括能源、消费、金融、电信等。利好政策不断出台的情况下,预计更多A股上市公司有意愿提高分红,股息率的相对吸引力会提升。”

责任编辑:郝欣煜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处罚额度较高,但并不意味着金融管理部门改变了对平台企业、支付产业的政策取向和监管态度。中国人民银行多次强调,平台企业应聚焦主责主业,回归本源,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环境,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支箭”发布后,先后有多家上市房企或涉房企业公告增发事宜,如今年3月,新城控股公告称,拟定增不超过80亿元,其中2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另56亿元拟投入其位于浙江温州、山东东营、重庆大足、山东泰安、江苏宿迁、山西大同的6个项目,这些项目均为已取得预售许可证、计划于2023年年内交付的项目,计划交付时间分布在6月至12月之间,是公司“保交楼、保民生”的重要工程。

  以前,导游刷身份证,就可以带整个团队进入景点。但现在需要在景点门口排队一个小时左右验证预约的游览票,且门票仅在当日有效。“在高温天气下排队,增加了中暑的可能性。” 王冰说,导游领队身上大多备着藿香正气水,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物。

  金融管理部门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水平,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确保同类业务适用同等监管规则,实现公平监管。

  为什么这么形容?因为“教授教授,越教越瘦”“杀猪杀猪,越杀越胖”,这是任正非对公司实践的一个形象总结。华为研究院的构成是橄榄型,两边稍小,中间层大,也就是“既瘦又胖”这类人最多,也是华为最需要的。查钧解释,在很多工作中去解决实际业务的挑战问题,反过来又会对基础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理论突破,以及根子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在问题牵引之下、为了解决产品问题而发明的“手术刀”,越有基础研究加持的,越具备解决一系列应用问题的泛化能力。

  现实中,大部分企业在校企合作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提不出明确的技术诉求,和高校沟通时“不在一个频道上”;第二,不愿大力投入。

谢仁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