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部地区药农迎黄芪丰收

来源: 大众日报
2024-06-18 10:49:59

  中新网赤峰4月3日电(奥蓝 史子龙 任海艳)春天万物复苏,是播种与生长的季节,但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和喀喇沁旗的田野里,金黄色的黄芪根在田间地头堆积如山,药农又一次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赤峰市地处内蒙古东部地区,中药材种植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因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降水量低,当地生长出的中药材品相好、有效成分含量高。到2023年底,赤峰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近50万亩。黄芪作为其中的佼佼者,在当地得到广泛种植与推广。

  4月3日,在赤峰市敖汉旗古鲁板蒿镇白家店村的千亩药田中,农民们正在忙碌地收割黄芪。随着挖药机缓缓入地又抬起,一棵棵黄芪根从泥土中露出。田间地头,金黄色的黄芪根被整齐地堆放在一起,分外壮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黄芪一般是秋天成熟,但春天的收购价更高,所以药农选择将黄芪“埋”在土里一冬天,等来年春暖花开后,收购价更令人满意。

  近年来,当地通过 土地流转有效整合了土地资源,实现中药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统一种植和订单回收的模式确保了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同时也降低了市场风险,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春天我们也是一个丰收季。”白家店村委会委员康从光站在田里介绍,目前每亩地平均产一千六七百斤黄芪。“效益还行,纯收入3000多块钱吧。”

  康从光介绍,去年秋天黄芪的价格是1斤5块多,而春季价格能涨1块钱左右。“在土里埋一冬天,药材不但品质没有变化,还能持续生长。”

  白家店村民贾淑丽这两天也加入了收药材大军,每天能增加家庭收入150元。“我在这里是打工。20天以后再回去种自家地,不耽误农活。”(完)

  刚上大学时,我对学业是困惑的,没想到有这么多基础的东西要学!特别多细碎的知识、概念和考古的技术方法,各个地区的考古发现,甚至还要会画每一种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挺难的。我也想过转专业,但行动力不强,只是想了想。

  <strong>第一章 总则</strong>

  针对涉海刑事案件在侦查环节滞留的现实情况,今年以来,舟山市人民检察院抓住海上安全行刑衔接难点痛点,协同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和刑事司法部门,创建以提前介入引导取证、行刑案件线索互通、类案综合分析应用为三大核心板块的“海上安全执法司法行刑共治平台”,搭建“涉海刑事案件类案监督”应用场景,借助平台大数据资源,实现监督关口前移。

  此外,冰场每日营业前均对活动设施进行全面消毒,冰车、冰上自行车、电动游艺等设施分批次集中消毒。冰面安全员在早8时冰场开放前与气温最高时段的14时,对6个测冰点的冰层厚度的进行测量,并于当日开放结束后进行清扫与保养。

  习近平总书记2022年12月30日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过去一年我国发展的恢宏成就,展望新一年的工作重点,鼓舞着奋进拼搏的复兴力量。

  费尔德曼分析,布法罗市政府起诉美国多家枪支制造商和零售商可能会遭到法院的驳回。控枪问题一直是两党极具争议的话题,即便国会貌似在控枪问题上达成了形式上的妥协,通过了所谓的控枪法案,但从美国最高法院今年判定纽约州限制携枪法违宪等案例来看,控枪能否真正地得到支持和实现,依然是一个问号,控枪或将是美国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死结”。

江淑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