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革内蒙古区委会举办影像展 记录内蒙古生态变迁

来源: 楚天都市报
2024-06-08 11:50:39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7日电 (记者 乌娅娜)镜头定格瞬间,影像记录历史。6月7日上午,民革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内蒙古区委会)举办的“见证同行——民革眼中的‘三北’攻坚战纪实影像展”在内蒙古美术馆开幕。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副秘书长,民革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惠东;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胡达古拉;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民革内蒙古区委会主委白清元出席开幕式。

  白清元在致辞中表示,实施“三北”工程是国家重大战略,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崇高事业。民革内蒙古区委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弘扬优良传统,始终与自治区党委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积极引领各级组织和全体民革党员打好“三北”攻坚战,投身其中,用实际行动彰显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和效能。

  民革党员、生态摄影家华维光在发言中介绍,他从2012年至今,十多年间持续对科尔沁沙地治理进行全方位拍摄和记录。“这些无法复制的珍贵影像真实记录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状态。多年来,经过不懈治理,沙地长出了‘摇钱树’,家乡开始由‘治沙’变‘用沙’,实现了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丰收’。我将开启下一个十年,持续关注拍摄‘三北’攻坚战计划,继续关注家乡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聚焦绿色奇迹的创造者肖像。”

  开幕仪式上,与会 嘉宾共同种下象征“三北精神”的防沙治沙植物种子,静待生根发芽。

  据悉,这次影像展分为《沙路漫漫》《向沙而战》《点沙成金》3个篇章,共展出133幅图片和6段影像,记录防沙治沙、“三北”攻坚战的艰辛历程、感人瞬间和丰硕成果,宣传展示新时代内蒙古干部群众防沙治沙新奇迹,以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本展旨在引起更多人关注和参与,让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

  据悉,本次影像展将持续到6月23日。(完)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丁道师遇到了一个令其不解的问题。“不知道为什么,这边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微信半天发不出去,洪水来之前村里就没有信号了,附近的信号塔也没有被冲塌。呼吁以后抢险先‘抢通讯’,如果通讯都不通的话,救援信息怎么来对接?”

  上海之外,今年上半年南通在“万亿城市”之中增长较快,以7%的增速位居第二。南通排名也随之大幅跃升5位,超越西安、合肥、济南、泉州和福州。

  按照国家水利部官网的解释:“利用堤防和河道泄洪,运用水库拦蓄洪水,如果仍不能够控制洪水,再适时启用蓄滞洪区,以分蓄超额洪水,削减洪峰,最大程度地减轻洪水灾害总体损失。”

  《中国新闻周刊》致电安国市多家冷库公司,得到的答复大都是没有剩余位置。高展是安国市一家冷库公司的工作人员。据其介绍,其工作的冷库面积约2000平方米,提供低温和常温两种存储。高展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今年好多人买了中药材后,都囤到了冷库。他所在的冷库基本囤满了中药材,现在只能囤几吨的货。他说,“冷库每天有药材的出库和入库,这点空余是否明天还有未可知。”

  具体来看,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5%;房地产业、金融业、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4%、8.3%和20.1%。

  “目前救援一线马上进入夜间,时间很紧,急需照明设备方便夜间救援。此外,一线传来消息,救援船只也不够。”8月1日17时50分许,河北涿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文向外求援。

张克清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