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亿元的绿色能源项目仅收到600万元货款 ST实达回复称具有真实商业背景

来源: 东方财富网
2024-06-01 05:19:32

  每经记者 赵李南    每经编辑 张海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2022年8月实达集团中标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宁睿能)双碳绿色能源项目,签订总额14.98亿元的框架合同。之后,国宁睿能下订单金额4.57亿元,公司实际交付订单2670万元,但仅收到600万元货款。

  此前,上交所对公司下发《监管问询函》,要求实达集团说明相关业务是否真实。

  实达集团回复称,本项目公司系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获取的订单,并按照订单实际交付了产品,项目合同流、资金流、发票流及货物流相关记录完整,具有真实的商业背景,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称项目具有真实的商业背景

  20 22年8月,实达集团公告了其近15亿元的中标事项,主要内容为公司向国宁睿能提供数字政府信息化、大数据平台以及智能化设备等产品及服务。

  在2023年年报中,实达集团表示,公司已完成交付的采购订单人民币2670万元,截至目前,公司收到货款人民币600万元,国宁睿能以自有财产对公司尚未收回的2070万元的债权设定担保,双方签署《担保合同》并生效。

  上交所要求实达集团“补充披露公司与国宁睿能之间实际开展业务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下订单时点、交付时点、交付内容、是否涉及向上游采购后再行销售、供应商具体名称以及是否为公司关联方等内容,并结合大额应收账款未能收回的情况,说明相关业务是否真实,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实达集团回复称,2022年8月国宁睿能在中城国网招标系统发布《中标结果公告》,公司为中标人。2022年9月,国宁睿能与公司签订系列《年度框架采购合同》(合同采购金额上限为14.98亿元),后向公司实际下订单金额4.57亿元。

  2022年9月,公司采取云交付的方式交付产品,国宁睿能对公司交付的产品进行验收及线上测试,公司取得符合合同约定的上线验收要求的《到货验收单》及《上线验收单》;商品控制权转移,公司据此确认收入,收入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称客户一般不会重复采购导致主要客户变化大

  上交所提及,实达集团2023年年报显示,前五名客户中有四名新增客户,销售额合计3.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1.98%,其中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41.99%,第二大客户销售占比36.42%。前五名客户中,关联方销售额1.33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39.61%。

  “列示前五名客户与供应商的具体情况,包括但不限于销售或采购的具体内容及金额、达成合作的具体时间、合作持续期限等内容,针对客户还应列示应收账款情况、信用政策、资金状况、期后回款情况等内容,说明报告期内客户、供应商变动较大的原因,并结合主要客户、供应商均为新增的情况,说明相关业务开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上交所表示。

  对此,公司回复称,2023年前五名客户中新增四名,销售额合计3.09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的91.98%。公司近两年主要客户变化较大,主要系公司业务性质决定。2022年公司转型至大数据业务,其中系统集成业务单个项目金额较大,且短期内客户一般不会重复采购,因此公司近两年主要客户变化较大。

  实达集团表示,2021年12月公司通过重整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从根本上摆脱债务和经营困境,间接控股股东变更为福建省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公司成为福建省国有控股企业。公司主要业务为大数据业务,包括数字政府、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和数据跨境等领域的系统集成、运营及软件产品业务。

  “公司前五名客户、供应商变动主要与公司业务转型、业务性质等因素密切相关,该变动符合公司发展情况,相关业务开展具有可持续性。”实达集团表示。

责任编辑:何俊熹

  营商环境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工程,直接关系到城市整体综合竞争力,关系到本地区产业聚集能力和企业发展活力。

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上

  截至目前,武汉先后开放五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覆盖区域面积达530平方公里,覆盖常住人口超过150万人,规模位居国内前列。第五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全部位于武汉经开区,拟于近期正式开放。届时,武汉经开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累计超过660公里,覆盖经开区全域约490平方公里。

  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蚌埠片区,总建筑面积约39.2万平方米的世界级硅基制造业中心新型显示产业园正加速建设,助力这一内陆地区的硅基产业集聚发展,让一块块先进的玻璃从这座小城走向世界。

  沪港科创合作如何再上新台阶?梁洁芹建议,进一步完善科创合作机制,在现有的沪港合作机制下,设立“沪港科创合作专班”,开展常态化的直接筹划、对话和沟通;深化两地高校科创合作,更好利用香港大学的科研优势和上海高校的资源优势,推动更多沪港高校通过建立科创相关专业“双学位”项目的方式,让更多符合资格的内地大学生有机会到香港或海外的大学进修和交流,同时推动更多香港高校在上海建立科研中心。

  青少年交流也一直是湖南港澳委员履职的重点。2018年,港澳委员走进湖南桂东县青竹村,把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建设“湖南省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港澳青少年研学交流基地”,助力打造“沙洲—沙田—青竹”这条“初心之路”。

刘盈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