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博物院青铜大会“再升级” 2000道题涵盖近千件青铜文物

来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6-19 01:36:21

  中新网太原6月17日电 (记者 胡健)山西博物院青铜大会媒体见面会17日在山西青铜博物馆举行,相较2022年的首届青铜大会,本次大会在赛制设置和题库建设方面均有升级。

  山西博物院副院长赵志明介绍,青铜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见证并影响着历史的走向。几千年前,祖先用青铜器打造了一个礼乐之国,夯实了文明的根基,开启了辉煌的青铜时代。山西在中国青铜文明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山西出土的大量青铜器既表现了早期中国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又系统而完整地体现了先秦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定型,刷新了人们对早期中国文明的认知。

  本次大会赛制分为线上海选、线下预赛和总决赛等三个阶段,6月为线下报名海选阶段,7月大会进入线下竞赛阶段。题库建设是本次青铜大会的重点工作,经过数月精心设计的2000道题目,覆盖国内外140多家博物馆、近千件青铜文物,涉及青铜器考古、历史、艺术、技术和保护等内容。

  当日的嘉宾访谈中,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吉琨璋、山西晚报副总编辑吕国俊、青铜大会(2022年度)冠军郭文静和山西青铜博物馆馆长梁育军以“场内人”和“场外人”的不同身份,畅谈大会台前幕后的故事。

  青铜大会线下竞赛分为视频题、车轮战、滚动题、拼图题、线索题、风险题等六大关卡,在青铜大会模拟答题环节,现场记者走上赛场亲身体验。赵志明介绍,“青铜大会”是山西博物院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项目,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竞赛答题的形式,广泛汇集文物爱好者,共同传播中国青铜文明,让古老的青铜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 活力。(完)

  “明天就要回陕西老家了,今天赶着商场一开门就来购物。”来成都出差的吴先生,一手提着火锅底料、牛肉等特色食材,一手拎着熊猫玩偶纪念品,笑着告诉记者,“吃的送亲戚,熊猫玩偶给女儿。”

  春节期间,中国科技馆经典研学项目“爱上科技馆”冬令营活动将分别以“能源双碳”和“数字中国”为主题开展研学半日营,通过展厅导览研学和特色动手制作,引导青少年了解“碳达峰”“碳中和”和“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中科馆大讲堂”将继续推出“好奇心想象力系列”和“科学家精神宣讲系列”主题讲座。“云享科学”线上教育活动将推出云端科学课等系列视频。

  近40年来,我国极地法治化水平稳步提升,制定并实施了极地有关规划,有序推动国家南极立法;在南极,持续开展基础科学研究,海洋生态、冰盖稳定性等许多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成果,一些领域研究水平世界领先,赴南极旅游人数由世界第十位跃升至第二位,陆续担任了《南极条约》协商国、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成员国、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创始成员等重要角色和职务;在北极,北极航道和资源开发利用取得重大成果,截至2022年,完成了56个航次的北极东北航道商业利用。国家南、北极观测监测网已初步建成。

  而对于接任者,有岛网友认为都是半斤八两。网友纷纷表示,“下架民进党下台!台湾才有未来”“只要民进党执政换谁上都一样”“不论谁接手,都是看守内阁”“半斤换八两”。也有网友认为,“全部下台那才是真检讨”“病灶很深”“换汤不换药”。

  旅游服务咨询1330

  批复显示,同意在福建省福州市设立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

赖秉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