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学者: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无事生非 保护主义违背经济规律

来源: 企业网
2024-06-21 02:09:06

  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5月10日在《中国日报》撰文称,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指责中国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可充电电池等存在所谓“产能过剩”问题。事实上,炒作这类论调可谓无事生非。

  全球需求增长需要扩大产能

  文章指出,从动态角度来看,所谓“产能过剩”问题可以随着全球需求不断增长而得到解决。

  在此背景下,若政府还要警告制造商防止产能过剩,阻止其增加产量,这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保护主义无法解决“产能过剩”

  文章进一步分析称,遗憾的是,美国和欧盟正在考虑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征收惩罚性关税。此举只会导致这类产品价格上涨,阻碍全球绿色转型。

  事实上,产能过剩对标准化和差异化产品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对于钢铁和基础化学品等标准化产品而言,产能过剩将以相似的方式损害所有制造商的利益。若制造商无法在生产率上超过其他同行,那么产能过剩将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有鉴于此,制造商在政府的帮助下分享市场信息,避免出现产能过剩,将是大有裨益的。

  与此同时,对于差异化产品而言,产能过剩对制造商的影响不尽相同。没有竞争力的制造商或许会因此蒙受损失,而有竞争力的制造商可能会发现自身产能跟不上需求。因此,若要解决差异化产品的产能过剩问题,应当允许市场淘汰缺乏竞争力的制造商和产品。

  作为差异化产品,电动汽车的制造商们都在探索先进技术、完善设计,以便在全球市场中找到利基市场。外界很难预测哪些制造商会脱颖而出,因此指责它们造成产能过剩也是不公平的。

  就生产技术而言,太阳能电池板也是差异化产品。从晶体硅电池到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使用不同技术和产品的制造商相互竞争,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进而促进各经济体从传统能源转向可再生能源。而加征关税等保护主义措施将削弱竞争力,阻碍从传统能源过渡到可再生能源。

  毫无疑问,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可充电电池的普及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为了遏制全球变暖,世界需要扩大产能,生产出更多低价、高效的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 电池。

  作为经济学家,耶伦应当明白,推行保护主义不能解决问题。(中国日报)

  征求意见稿从放宽技能人才落户;放宽投靠落户、开展户籍准入年限累计互认;优化完善居住证积分落户;推进完善《浙江省居住证》申领条件;进一步增加居住证持有人权利;全面放开县域落户政策6个方面,提出进一步深化户籍改革的意见。

  袁孝亭曾参与教育部在2022年的专家调研,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将中学地理课升级为地球科学课的建议,对基础教育的确有很大好处,但目前想要实现“并不现实”。背后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地域文化等人文和区域地理,与公民教育密切相关,改名后,这部分内容难以划在地球科学范畴之下,将无处安放。

  今年3月初,国新办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在发布会现场,王晓萍回答了有关就业的问题。

  详戳→<a href="https://weibo.cn/sinaurl?u=http%3A%2F%2Fedu.jlcity.gov.cn%2Fjyzx%2Fjyyw%2F202303%2Ft20230316_1116231.html" target="_blank">http://edu.jlcity.gov.cn/jyzx/jyyw/202303/t20230316_1116231.html</a>

  调整后的方案在实行综合性结构评价的前提下,<strong>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strong>,即:总分为50分,其中过程性评价20分,学业(升学)考试30分。同时,<strong>取消了原方案中的台阶测试和1000米(男生)、800米(女生)项目</strong>,调整后相关项目评分标准按原方案执行。

  <strong>安徽省将取消必考项目,改为考两个选考项目,长跑纳入选考项中</strong>。每个项目30分,总分值60分。各单项测试时以0分为起点,不得设最低分。

吴维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