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加法”换来粮食安全“乘法”

来源: 人民日报
2024-06-04 11:50:14

  我国粮食产量连年超过1.3万亿斤。稻谷、小麦、玉米播种面积占我国粮食总面积的比重超过8成,产量占比超9成,不仅是老百姓饭碗里主要的粮食品种,也是农业保险政策的“主干道”。

  据介绍,财政部最早于2007年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累计拨付的保费补贴资金超过3000亿元,年 均增长22%,推动我国农业保险保费规模稳居全球前列。

  2018年,我国开始探索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2023年将这两个高保障保险拓展至所有产粮大县,今年在全国实现全面覆盖。“6年间,从试点扩大到全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稳定种粮农户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廖岷说,这是我国农业保险领域的一个标志性举措。

  廖岷现场算了一笔账:一位农户种了100亩水稻,化肥、农药、种子等直接投入再加上地租、人工等费用,每亩成本假设是1500元,总成本就是15万元。如果没有保险,遭遇大灾就会绝收,这15万元就全部损失了。如果投了完全成本保险,每亩可以赔1200元,加上其他农业直接补贴,基本上可以把15万元的投入补回来,解决了种粮的后顾之忧。在财政补贴下,这位农民朋友每亩自己才交大概10元,100亩地约交1000多元,受灾时最多却能得到12万元的赔偿。

  2023年8月,哈尔滨双城区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有个合作社种了900多亩玉米,因为投保了玉米完全成本保险,自己交了几千元保费,最后获得了数十万元赔款。“合作社的负责人说,没有想到能赔这么多,成本都给补上了,以后还要继续投保。”廖岷介绍。

  廖岷表示,在全国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粮食安全更有保障,中国的饭碗可以端得更牢。一方面,政策全面覆盖后,对全国的小农户乃至规模经营农户都形成了保障,有利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这些年自然灾害、极端天气有增多趋势,这也是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比如,去年河南发生的“烂场雨”,成熟小麦霉变,农业保险赔了26亿元,这对于挽回受灾农户的损失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农民的广泛认可。

  “我们用财政支出的‘加法’,换来了稳定农户收益和保粮食安全的‘乘法’,表明了用足财政力量给农户更多实惠的决心,也体现了保障好国计民生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廖岷说道。(本报记者 刘 垠)

  盐酸莫西沙星片销售紧俏,其他常用抗生素药品供应情况如何?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12月31日电 题:告别2022:侨胞的温情守望时刻

  对于明年科技股的表现,风险投资公司Bullpen Capital创始合伙人邓肯&#8226;戴维森(Duncan Davidson)预计未来市场还会经历更多的“阵痛”。他在一份报告中回顾了互联网泡沫时代,市场从高峰跌至低谷用了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 而截至周五,距离纳斯达克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仅过去了13个月。

  8月中旬,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三部门就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指出光伏行业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部分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仅一个半月后的10月初,三部门再次就国内光伏产业部分环节产品价格持续急剧上涨引发产业供应链剧烈震荡的情况,约谈了部分多晶硅(硅料)骨干企业及行业机构。

  “中华民族正处于一个超越以往任何时候的伟大时代,一个不断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伟大奇迹的时代。”谈到过去一年中国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英国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赞叹不已。邓柱廷说,随着中国疫情防控优化调整措施逐步落实,中国经济社会活力将进一步释放,相信中国将以实际行动克服当前困难,推动经济发展继续沿着高质量轨道前行,继续为地区和世界发展带来更多利好。“我们对中国未来发展信心十足、充满期待!”

  久马高速为《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德令哈至马尔康高速公路(G0615)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划中首都放射线北京至拉萨高速公路(G6)的重要联络线,该项目向西北可与 G6相接,向东南可通过汶马高速、都汶高速、成灌高速到达成都,并与另一条首都放射线北京至昆明(G5)相接,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有重要作用。

谢伊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