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非遗、铁路+研学”为福建泉州春运添别样色彩

来源: IT之家
2024-06-03 18:08:52

  中新网泉州1月26日电 (吴冠标)簪花围、木偶戏、珠绣......1月26日,正值春运首日,漳州车务段泉州南站人流如织,年味渐浓,而候车室里的非遗集市,令不少旅客眼前一亮,纷纷驻足体验。

  “这朵红色的花你喜欢吗?我觉得很衬你的肤色,快过年了,显得温暖又喜庆。”在非遗集市里,蟳埔女习俗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晨正娴熟地帮旅客簪花围。短短几分钟时间,他就在旅客头上装扮出了一个春意盎然、鲜艳芬芳的“花园”。

  在黄晨的眼中,簪花承载着喜气和福气,是泉州当地民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旅客头戴鲜花乘车返乡,我们蟳埔村的民俗也跟随着高铁走出泉州、走向全国,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在高铁线上撒下了一粒粒非遗传承的火种。”

  除了簪花围,珠绣、彩扎、木雕、梨园戏、木偶戏等泉州非遗摊位同样人气爆棚,非遗传承人面对面与旅客们进行交流、展示、体验教学,用生动的语言讲解 每个物件背后的非遗故事,非遗与铁路碰出了艳丽的火花。

  “今年我们与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把泉州非遗文化请进了车站,吸引了不少旅客朋友体验,为热闹繁忙的春运增添了一抹亮丽动人的色彩。”泉州南站站长李景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看着车站非遗集市里其乐融融的热闹景象,感慨万千。

  而在漳州车务段泉州站,一群兴高采烈的小朋友在进站口排队等候,格外引人注目。据泉州站党支部书记黄文静介绍,今年春运前期泉州市各大中小学迎来研学热潮,为做好研学团队运输服务工作,车站提前与校方联系,开辟进站绿色通道,划分专用候车区域,全方位做好候乘服务。

  “这是我们第五次与泉州站合作,之所以选择动车作为跨省研学之旅的出行方式,是因为它既安全又快捷,很适合学生。”泉州市聚龙外国语学校带队教师林老师表示,铁路研学就像“行走中的课堂”,可以培养学生文明旅游的意识,在旅途中一边学习一边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据了解,2024年春运,探亲流、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流叠加,呈现总体高位运行和节前相对平稳、节后相对集中的特点。春运期间,漳州车务段将根据客流出行的新特点新变化,优化服务举措,打造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完)

  相亲,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不管是各色相亲节目,还是城市里随处可见的“相亲角”,足以映衬出相亲市场的火热。

  “这么些年,我最大的收获是工作被旅客肯定。”据覃业民回忆,前些年的一个春运,有一对夫妻带着孩子和很多行李坐车,当时人特别多,车厢里非常拥挤,夫妻两个人为了方便下车分别站在车厢的两头,双方都以为小孩在对方身边,直到下了火车两人碰面才发现小孩不见了。在车上的覃业民接到报警后立即在车厢内寻找,最后发现列车进站时小孩被锁在厕所里。当把孩子送到父母身边时,他们发自内心的感谢让覃业民至今记忆犹新。

  记者询问店主具体使用方式时,得到的回复是“可以直接用自己的数据线充电,充电就能抽,大概能抽6000口”。在介绍商品时,店主更是多次表示,这种果味电子烟“都是年轻人来买,一次买好几种口味换着抽,其中不乏学生党”。

  千年木兰陂,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见证着木兰溪两岸的沧海桑田。全长约75公里的木兰溪两岸综合走廊及景观工程项目,如今已融入其中。

  1月10日,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上,民营企业家和公检法司等司法机关负责人面对面恳谈,如何依靠法治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基础、持久的动力、公平公正的环境?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11/14/3339879983116141490.jpg" alt="" />

黄启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