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内蒙古行觅商机 新能源受关注

来源: 杭州网
2024-06-06 16:15:24

  中新社呼和浩特6月6日电(记者 张玮)6月5日至6月7日,近40家外资企业及外国商协会机构开启“内蒙古行”,考察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多家企业觅商机。

  伊藤忠(中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松井学考察呼和浩特市的新能源企业后,对当地的新能源产业产生浓厚兴趣,“之前,我们和内蒙古的合作大多在羊毛、农产品出口等方面,现在对于氢、氨、醇等新能源产业的出口也很关注。”

  而对于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德谷昌也来说,他是和内蒙古有着35年深厚情谊的“老朋友”。1979年,世界500强企业三井物产和鄂尔多斯集团建立羊绒贸易后,又共同出资成立了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接下来,我们会在内蒙古继续扩大投资和贸易的事业,尤其是绿氨、绿醇、绿铝、氯氢等具有绿色属性的产品。”

  大韩贸易投资振 兴公社北京贸易馆副馆长文恩惠介绍说,截止到2023年,韩国企业对华投资共有28700家企业,投资金额为939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90%以上是制造业。

  “目前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正处于转折期,随着中国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和产业竞争力的增强,中国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新的投资机会也再次出现。”文恩惠认为,在碳中和、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新增长产业领域,韩中之间将会有非常多的合作机会。

  数据显示,2023年,内蒙古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1.5%,实现了7连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67家,增长了3.2倍。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杨进表示,外资企业带来了领先的技术设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优质的产品服务,成为内蒙古与世界经济发展先进水平高端领域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孩子开朗了,长胖了,还会自己穿鞋子。”入托两周后,邹京京惊喜地发现,刚满两岁的双胞胎儿子飞速成长,不仅知道排队等候,还学会了简单的儿歌。如今,邹京京夫妇带着女儿在北京生活,每个周末,邹京京一家要进行一次大轮换,将女儿带去奶奶身边,再把双胞胎接回北京照看。

  2021年以来,七百弄鸡累计实现营业额达1300万元,带动9个乡33个村731户脱贫户1210人增收。七百弄鸡产业很快形成大化县的示范性模式。这就是政府协助打造标准,以市场机制为引领,打造、延伸产业链。

  二是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春播面积落实。指导各地合理安排种植结构,稳定水稻、小麦、玉米的生产,同时扩大大豆、油料播种面积。

  2月份以来,内资开始接力外资,市场风格已从1月的价值转向成长。展望后市,国内机构调仓和加仓将进一步强化成长风格,可以看到,虽然权重指数近期表现平淡,但成长指数表现亮眼。

  塔斯社援引阿拉哈米亚消息称,列兹尼科夫将调任战略工业部。他表示,这一调动“绝对合乎逻辑”。“列兹尼科夫在政府内部被调任战略工业部长,以加强军工合作,考虑到他的专业知识,这是绝对合理的。”

  <strong>多家旅行社出境团队今起陆续首发</strong>

陈俊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