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文旅界人士走进景德镇:“千年瓷都”展现新活力

来源: 海报新闻
2024-06-03 07:46:14

  中新社景德镇5月31日电 (记者 刘玥晴)“传承不意味着落后于时代,可以用新颖的陶瓷作品展现历史典故,以国际化视野讲中华民族的故事。”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执行副院长王伯勋5月31日接受中新社采访时如是说。

  当天是“艺海流金·情满赣鄱”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动行程的最后一天,王伯勋等数十位香港、澳门文化和旅游界人士来到“千年瓷都”江西景德镇,感受陶瓷文化焕发出的新活力。

  景德镇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因瓷而立,拥有冶陶史2000多年,官窑史1000多年,御窑史600多年,如今依然保留着丰富、完整的瓷业体系及文化遗存,窑火生生不息。

  “专注于陶瓷上千年,景德镇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参访中国陶瓷博物馆、景德镇陶瓷大学、陶源谷艺术生活街区后,王伯勋深感当地陶瓷历史、学术和产业之连贯与交融。

  传承技艺、培养人才、鼓励创作,近年来,景德镇陶瓷产业学术支持愈发丰厚。王伯勋认为,这对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有所启发:加强高等教育能够有效推动产业发展。

  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矿物质钴料——苏麻离青,通过古丝绸之路辗转来到景德镇,与瓷器相结合,元代青花瓷由此诞生,这种博采众长的创新精神亦延续至今。

  “用传统技法制作出配色大胆、造型前卫的艺术品,非常惊喜。”王伯勋对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印象深刻,他说,看着这些展品,仿佛踏上了一段关于文化、时间、空间和心灵的旅程。

  “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除陶瓷艺术不断创新外,景德镇的活力还体现在这里汇聚着上万名“景漂”年轻人。香港中国旅游协会会长吴熹安表示,乐于见到此类现象,希望香港能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将“景漂”匠人的作品和理念传播至海外。

  吴熹安曾在20多年前到访于此,在他看来,现在的“瓷都”不仅创作氛围更浓厚,旅游资源也气象一新,“如果能针对不同年龄层和需求的受众进行宣传,制定研学、休闲、康养等多个路线,势必能激发更多游客的兴趣”。

  对于景德镇陶瓷如何持续“行于九域,施及外洋”,香港文化博物馆馆长邓民亮指出,吸引年轻人是关键。“香港乃至全球的年轻人都很喜欢喝咖啡,马克杯市场广阔。”他建议,在保证质量和做工的基础上,匠人们可为款式和花纹的设计投入更多精力。

  在赣港澳青年交往交流方面,邓民亮期待香港、澳门的艺术类大学生前来参访,“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华陶瓷文化的发展历程,传承古瓷基因,推广制瓷工 艺,更重要的是,要学习这种不朽的匠心”。(完)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铁路线路“体检”。哪怕一毫米的误差,都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容不得我半点马虎。无数次手比眼看、呼唤应答,无数次俯身弯腰、捣固测探,无数次爬高钻低、精敲细打,无数次穿梭往返、进出上下,我的技术水平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爱这份工作。我知道,为了旅客的平安出行,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铁路职工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助力流动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

  如今,“伟丽创新团队”依托第六代信息技术,创新了决策、管理、执行三大“智慧平台”,节省现场300多名人力,小港池码头区域创出了生产作业效率提升20%、节能20%、安全风险点降低70%、减少人员50%的创新成效。

  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山水相依边关重镇》,主要介绍镇罗营的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等概貌。该镇历史久远,古迹丰富。据载,北魏为要阳县治,后曾有镇虏营之称,清初改镇罗营。1950年由密云县划入平谷县,2001年撤乡建镇。镇罗营为深山区,东,南、北三面环山,沟谷内水泉星罗棋布,石河东西流经全境,东纸壶是平谷最高峰,明代万里长城蜿蜒其间。

  此外,加大站车防疫宣传。春运期间,各客运车站利用电子显示屏进行疫情防控宣传,“请您科学佩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防护”,同时,加大站车广播防疫宣传频次。加强进出站、上下车旅客组织工作,有序引导旅客分散进站候车、有序乘降,保持安全距离,提示旅客科学佩戴口罩,做好自我健康防护。

  咖啡车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教育微场景,用自身的资源循环,如太阳能、循环水等,来告诉普通居民减少碳排放对地球,对社区,对居民本身有何意义,在与居民产生互动、链接的过程中,期望真正融入居民的生活中。

  当我经过路旁热气腾腾的早餐店,点开助农直播间,看到正在“激情”带货的新农人,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建设者用青春和汗水跨越山海,或许我们可以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理解创业。我们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拥有一家属于自己的企业,但我们依然是当之无愧的奋斗者,亦是努力把握自己人生的创业者。

杨素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