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雷!比恒大还多1.14万亿,这家巨头正式进入破产清算

来源: 三九养生堂
2024-06-24 01:19:48

他们担心的是,今天还在勤勤恳恳地工作,明天却突然被告知公司破产,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或者,他们费尽心思,好不容易攒够的首付款购买了房产,却遭遇项目烂尾,梦想破灭。

在中国,每一个行业巨头的起伏都深深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和未来。正如不久前,中植集团——这个一度在金融界崭露头角的巨头,已经正式步入了破产清算的阶段。

“万亿帝国”金融巨鳄正式进入破产清算

最近,金融界发生了一起让全国震惊的大事。

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公布的消息,中植集团,中国最大的财富管理公司之一,以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已经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为了加快推动债务清偿、降低债权人的损失,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已经裁定正式受理中植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申请。

在破产清算过程中,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北京一中院决定将债权申报期限延长至2024年4月20日。

说起来,中植集团此次申请破产清算,根源于其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和资产不足以覆盖全部债务。

早在2023年8月,市场就传出“中植系”公司理财产品相继停止兑付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2023年11月22日,中植集团发布公开信,承认公司相关产品实质性违约,并向投资者致歉。信中透露,集团总资产账面金额约2000亿元,但剔除保证金后的负债本息规模高达4200-4600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

在当时这则消息就像一枚重磅炸弹,让整个金融界陷入混乱。投资者瞪大了眼睛,社会舆论如火如荼。

暴雷并非突如其来

随着中植集团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的消息传出,目前市场舆论哗然。大家都像热锅上的蚂蚁,纷纷猜测,中植集团会不会是继恒大之后的又一场万亿级金融暴雷。

毕竟,恒大的破产危机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震动,而中植集团的资产规模超过了恒大,那么破产清算所带来的影响无疑将更加深远。

当然,也有看客不明白,中植集团的负债“只有”2000多亿,怎么能跟恒大的2.4万亿一个级别?

实际上,中植系的资产规模可是比恒大还要多出1.14万亿!

因为,自创立以来,中植集团频频通过下属的公司控股、参股和管理的资产规模达到了3.6万亿。

来看看中植集团的业务版图:

战略控股或参股6家持牌金融机构,分别是:中融信托、中融基金、横琴人寿、恒邦财险、中融汇信期货和天科佳豪典当行。

控股或参股的资产管理公司有5家,分别是:中海晟融、中植国际、中新融创、中植资本、首拓融盛;

控股或参股的4家财富管理公司是恒天财富、新湖财富、大唐财富、高晟财富。

由以上这些公司、金融机构所组成的庞大金融帝国,在商场上就被称为“中植系”。

然而,2023年7月29日,一名自称在恒天财富工作7年的理财顾问公开发表了一封“自白书”:“爆雷了,都是高净值客户,单个300万以上的投资有15万人,涉及金额2300亿,单个客户最多投资50多亿。”

主要是因为中植集团的投资门槛至少300万起步,基本把普通人拒之门外,所以这次受影响的大多是投资人,以及一些做投资的明星。

目前来看,这场暴雷仅震动了金融圈,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并不大。于是,有了解情况的网友戏言:“中植系专坑有钱人”。

为何陷入深重危机?

关于为什么会暴雷,此前中植集团发布的道歉信中也有简单提及。

原因之一就是中植集团创始人解直锟两年前突发心脏病离世,让公司陷入混乱,集团及旗下企业高度依附于原实控人决策,导致内部管理面临失效状态。

中植成立于1995年,创始人是解直锟(是毛阿敏的老公),他刚开始是通过承包,挽救一些快要倒闭的印刷厂,才走向了创业的道路。起初他是收购木材赚的第 一桶金。

直到1997年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进军了房地产行业。紧接着,到2001年又把手伸向了金融产业,控股了多家公司。

后来他们的业务模式,其实就是募集资金,帮助这些有钱人投资到各种产业,帮助投资人赚钱,简单来说就是用钱生钱。

就这样,中植集团业务遍布金融、能源、矿产等多个领域。

可是,2021年底,解直锟突发心脏病离世,没有交代任何遗嘱,让这个企业在没有主心骨的前提下,让企业内部管理陷入混乱,再加上多位高管和核心人员的离职,让企业迅速走下坡路,显露出衰败的迹象。

在解直锟离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植集团尝试了一系列自救措施,但无奈资产减值严重,清收难度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资金缺口巨大。

笔者认为,虽然解直锟是中植集团当之无愧的灵魂及领军人物,但要将中植的雷完全归结于解直锟离世导致,就有些夸大了。

其实,早在解直锟离世前,中植的雷就已经埋下了。

首先是股权投资屡屡踩雷。从乐视网到康得新再到长生生物,中植系可谓是将所有的雷都踩了一遍。甚至还有明明是作为投资人入局的,最后却出现“炒股炒成股东”的事件发生。

解直锟在世时,中植持股超过5%的上市公司甚至达到了25家,控股的有8家。而且大多数的经营状况并不好,甚至有的股票还被标注了“ST”字样。

其次是中植集团把手握巨额资金投进了房地产行业。尤其在中植系的投资渠道中,房地产也是所有投资当中重要的投资标的。

数据显示,从2017到2020年,这4年间,中植旗下的中融信托投向房地产的占比,从6.61%一路上升到18%,4年翻了将近3倍。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行业遇冷,这对于投资屡屡失利的中植集团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这才是中植集团暴雷的最直接且最重要原因。

写在最后

随着市场无序扩张的阶段逐渐落幕,中植集团的危机并非个案,预示着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企业面临类似的风险。

富人死于信托,中产死于理财,贫民死于基金。

不是你没被坑到,而是这个坑暂时不适合你。

在理财投资方面,保持高度的谨慎和警觉,才是大多数普通人稳健增长财富的明智选择。

别忘点个“在看”

商务合作:lting2015(微信)

更多交流请加:jcg654(微信)

设置星标不迷路,感谢您的支持!

正商参阅旗下公众号,欢迎关注

  据报道,20世纪90年代台湾筹建高铁的时候,有两大企业联盟竞标。一方主张采用欧洲技术,另一方主张采用日本新干线技术。1998年,主张采用欧洲技术标准的台湾高铁联盟取得合约。1999年初,台湾高铁举行了动工典礼。

  对加班费,即使签订了协议,同意公司不支付加班费,也不能被法律认可。单位只要违反了法定工作时间标准、超时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他指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的科研资助体系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立起来,当时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以绩效为导向的资助体系设计是在资源有限情况下,如何让科研经费得到最大化利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但在一个推崇竞争和排序的科研支持体系中,最后一定会形成“马太效应”,“已经拿到项目的人越拿越多,少数头部科学家经费充足,但还是不停申请经费”,真正应该得到支持的青年科学家在成长期却可能被边缘化。

  然而,随着楼市持续遇冷,大部分城市开始陆续暂停或放松参考价机制。深圳、上海作为目前少数仍继续执行参考价相关机制的城市,成为全国市场关注的焦点。

  2022年12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报告声称,中国正在进行自二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军事集结,在印太地区的战略意图缺乏透明度,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张“威胁到印太地区以规则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对澳大利亚的国家利益带来负面影响。

童郁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