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专家建言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在实体经济贯通应用

来源: 发展网
2024-06-24 12:44:29

  敖立近日在2023年工业互联网 标识大会(江苏)致辞时说,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5+2”国家顶级节点已全面建成。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二级节点325个,服务企业近31万家,累计标识注册量近4120亿,累计标识解析量近3587亿。

  “随着工业领域应用标识解析体系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各行各业开展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探索,助力数据要素价值激发。”敖立介绍说,截至今年10月底,标识应用已覆盖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钢铁等45个行业,并已全面融入工业企业研发、采购、生产、仓储、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

  在体系建设和创新应用稳步发展的同时,生态体系也在日益完善。敖立表示,全国范围内已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业互联网标识体系生态,聚拢赋码、识读、软硬件研发、系统集成、二级节点建设技术服务商、安全厂商等一批企业及科研机构,并且围绕标识编码、注册解析、数据模型、行业应用、标识安全等方向制定百余项标准。

  面向未来,敖立称,中国信通院等将进一步深化开展标识解析、区块链等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探索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路径。他举例说,将继续增强标识解析体系在多标识兼容、体系监测、应急保障等方面的服务能力,并将加强标识解析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创新,在绿色低碳等试点应用场景进行探索。

  2023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江苏)以“标识向实  网联未来”为主题,旨在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围绕推进标识解析体系在工业、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实体经济各领域的贯通应用,多位与会专家建言献策。

  在主旨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从体系结构、防护框架、可信动态访问控制等层面介绍“主动免疫的可信计算体系如何建、如何用”。东南大学首席教授罗军舟针对当前物联网溯源的现状和不足,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

  喧闹的消费市场正悄然回归。消费活力在一定时间内仍会有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值得欣慰的是,促消费的社会共识和政策合力正加快形成,有助于加速消费市场“破冰”。

  3 离场时机是否合适?

  管理规模为零的机构占比8.6%,较去年底减少4.5个百分点;管理规模在1000万以下的机构占比27.1%,较去年底减少3.9个百分点。

  同时,取消定点机构结算级别限制。将统筹区域内已开通基本医保统筹基金结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临时全部纳入新冠感染门诊统筹结算范围,支持参保人员及时获得门诊救治和保障待遇。

  为方便各类市场主体申报享受相关政策,在政策包发布前,重庆已安排市级有关主管部门将政策内容及相关解释口径录入12345和相关热线知识库,开展热线工作人员培训,政策发布后做好政策咨询服务工作。今后,重庆将建立政策包常态更新机制,对国家和市级层面新出台的稳经济政策,及时纳入政策包予以发布;对发布的政策包中已到期或已作调整的存量政策,及时调整后发布。

  总而言之,面对高铁站的“入站接乘”服务,不妨以理性的眼光看待,若其能保障好各方乘客权益,也不失为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谢欢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