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参展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 携手各方助力绿色转型发展

来源: 钱江晚报
2024-06-13 12:57:25

  建设银行于6月5日亮相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简称“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参展低碳服务板块,展示近年来以金融创新持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实践成果、典型案例和重要荣誉,展现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行形象。

  展会期间,建行贵金属及大宗商品业务部、建行上海市分行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签署三方《碳金融创新合作备忘录》,同时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上海碳衡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四方合作备忘录。

  此次签署备忘录,将推动各方秉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合作共赢”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支持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各 方将共同探索实践市场、产业、金融、科技相结合的绿色低碳转型解决方案,切实促进碳交易市场发展。

  下一步,建行将协同要素市场、实体企业和服务机构,共同探索碳金融业务新模式。加强与全国及区域碳市场、北京绿色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等机构的对接交流,促进清算、交易、咨询等方面合作;以碳足迹、碳配额、碳信用等涉碳权益为基础,开展碳金融创新实践,推广“碳数贷”产品;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为外向型企业提供碳交易咨询和定制碳足迹指数等业务,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翟盘茂表示,虽然蒙古干热条件长期存在并加剧,会对土地植被覆盖造成影响,然而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很多中高纬度地区还存在植被和降水增加的趋势。

  按照这样的增幅,人口破千万的目标对沈阳而言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事实上,从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间,沈阳人口增长量也未突破百万。而根据《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这意味着未来三年,沈阳要再增长八十多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的人口规模,难度可想而知。

  韩国东亚研究院近年来进行的“为何对中国持有负面看法”的调查显示,有40%的韩国受访者认为“中国不尊重韩国”。在詹德斌看来,韩国民众之所以有这种心态,部分原因是中韩实力对比已发生实质性逆转,但韩国社会还处在俯视中国,甚至贬低中国的阶段,还未适应也不愿适应将中国视为一个崛起的强国,特别是一些民主化之后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加以所谓的“制度优势”自居。

  [环球时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李琳佳 环球时报记者 郭媛丹 刘煊尊 柳玉鹏]应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的邀请,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上将4月16日开始对俄罗斯进行履新后的首次正式访问。俄罗斯国防部称:“这是他自2023年3月被任命为中国国防部长以来的首次外访。访问期间,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将军计划与中国国防部长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双边国防合作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当前的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报道说,在中国拥有30处生产设施的巴斯夫也正斥资1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5亿元),计划在中国建设一个新的化工生产基地,其规模可与位于莱茵河畔路德维希港的巴斯夫总部相比,后者占地面积约10平方公里。

  对于李尚福履新后的首次出访为何选在俄罗斯,一位匿名军事专家16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军事外交是国家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关系好,两军关系就好;两军关系好,两国关系会更好,李尚福上将应邀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防长将具体落实中俄两国元首在国际安全形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等方面达成的重要共识,进一步加强中俄两军的友好关系。

曹雅惠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