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企业家共谋数字经济产业合作 台资企业获授信50亿元

来源: 中国长安网
2024-06-13 15:45:29

  中新网杭州6月12日电(郭其钰)6月12日,2024浙江·台湾合作周专题活动“海峡两岸(杭州)数字经济产业对接会”举办,台湾工商界人士赴杭州寻觅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和产业合作。4位台企负责人及专家受聘担任杭州市数字经济产业顾问,将为推动杭台数字经济产业交流合作牵线搭桥、建言献策。

  活动中,台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向杭州台资企业授信50亿元,通过发挥台资银行优势,有效破解台商台企金融服务难题,助力台企创新发展。

  在本届浙台合作周开幕式上,富邦华一银行设立杭州分行项目正式签约。作为杭州首家台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杭州筹备负责人薛鸿源表示,“目前已与数字经济、生物科技等行业的台企达成初步合作意向,50亿元授信额度也只是开始,未来将为更多数字经济等领域台企提供金融服务和支持。”

  杭州被誉为“数字经济第一城”,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GDP比重28.3%,创历史新高。当前,杭州通过布局中国视谷、中国数谷等重大平台,推动数字经济迭代升级。

  “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强劲同样为台商台企提供了机遇,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就是数字赋能传统生产力。”台湾工业总会副理事长、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海促会台商台企专委会主任委员、敏实控股董事会主席秦荣华说。

  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大陆首席代表、英业达集团(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全成认为,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最集中的表现,数智赋能将有力推动两岸各类产业加快发展、提质增效。

  当日对接会上,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表示,杭州拥有自主创新、跨境电商、人工智能等国家级试验示范区,正在培育一批数字经济新产业、布局一批数字经济新平台,加快建设世界级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台商台企在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生物技术等产业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是两岸融合发展的推动者、见证者、受益者。

  “希望通过两岸经贸深度合作共谋发展,推动台商台企共享时代发展新机遇,实现自身发展新跃升;希望通过数字经济产业链接共享机遇,携手打造两岸数字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新高地;希望通过两岸企业互 促互融共赢未来,让广大台商台胞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姚高员说。(完)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26日晚间宣布,将向小鹏增资7亿美元,以每股ADS(美国存托股份)15美元的价格收购小鹏汽车约4.99%的股份。目前,有关交易尚待监管部门批准。消息传出后,小鹏汽车在美国上市的股票当天收盘上涨超26%。

  对于中美关系陷入低谷,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6月19日晚在介绍布林肯访华相关情况时表示,其根源在于美方抱持错误的对华认知。他还指出,中美关系历经波折,美方有必要深刻反思,敦促美方不要拿国强必霸的模板来镜像中国。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则主要覆盖农村居民和城镇非就业群体。它是一个“补贴主导型”制度,无论在缴费端还是待遇端,政府财政补贴都在发挥重要作用。该制度也有两个特点。一是“自愿参保”,政府不强制要求城乡居民必须参保,并且,参保者可以自主选择政府提供的缴费标准按年缴费。目前,大多数参保者是按照每年200元的最低标准缴费,通过缴费,建立了制度中的个人账户。二是“政府补贴”,在缴费端,地方政府按照参保者的缴费水平给与财政补贴,多缴多补。在待遇端,分为政府补贴和个人账户积累额两个部分。政府补贴中的中央财政补贴主要面向全国统一标准的基础养老金,凡符合退休标准者,目前每人每月可以得到98元养老金;政府补贴中的地方财政补贴则因各地区财政能力不同差异很大,北京、上海补贴较高。另外,个人账户积累额,按除以139来按月发放。

  在组织救援的同时,我们指定市内3家三甲医院,调集600多名医护人员投入救治。与北京协和医院、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省卫健委组织哈医大专家组赶赴现场参与救治。救治过程中,对4名自行脱险人员进行了收治留观;搜救出的15名被困人员中,4人已无生命危险,我们本着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的原则,对其他人尽全力组织了施救。但遗憾的是,仍然没有挽回他们的生命。

  郭祁琦认为“年轻人要来农村创业,一定要明白‘先稳定、后发展’。你来到这么穷、基础设施这么落后的地方,手里的钱会非常少,心理落差会非常大,还会遭受家人的质疑、朋友的否定、社会各界的不理解。来了以后,会发现很多事情都不会做,也不知道自己要干啥。而且会因为政府不支持、基础设施不到位等原因备受挫折。但你要知道自己的野心,而且得能做到韬光养晦,真正藏下来,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否则这条路你根本走不下去。”返乡潮流下,郭祁琦提醒。

  邓勇分析说,由于长期对种植端的不重视,中药企业对种植基地的建设推进缓慢,使得药材供给一方的保障能力变得脆弱。如果再面对游资炒作、中间药商囤积居奇,便不堪一击。此外,由于信息交流的加速,医药企业与种植商的对接更加便捷,中间商越来越难以赚到差价,因而其利用自身仓储资源、对信息的把控能力转做压货商,囤货惜售,不断推高市场行情。

吴与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