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浙江检察机关办理涉民生民利案件2065件

来源: 舜网
2024-06-10 21:55:46

  中新网杭州12月27日电(郭其钰)记者从浙江省人民检察院27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22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专项活动以 来,浙江共办理各类涉民生民利案件2065件,其中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433件,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899件,促成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519件

  行政检察监督主要包括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促进审判机关依法审判,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职,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胡梅奎介绍,在民营经济大省浙江,围绕涉市场主体案件不当行政处罚、行政补偿、行政许可等问题,检察机关开展生效裁判结果监督、行政违法行为监督和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并同步推进涉市场主体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

  如杭州市拱墅区人民检察院牵头建设“虚假公司综合治理一件事”多跨应用场景,实现对假冒他人身份信息扰乱公司注册、破坏营商环境等行为全流程监控。该办案模式推广后,浙江共筛查相关案件线索8000余条,制发类案检察建议50余份,助力市场主体登记领域系统治理。

  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治安、婚姻等领域,是群众反映问题集中的领域。对此浙江检察机关综合运用释法说理、检察建议、以抗促和、争议化解等方式,破解困扰群众的“老大难”问题。

  在浙江丽水,检察机关针对因冒名或虚假婚姻登记影响群众合法权益问题开展监督,督促相关部门撤销错误婚姻登记18件,跨省移送线索1件,移送自行侦查线索1件。通过穿透式监督和融合监督,解决群众因冒名或虚假婚姻登记而“离不掉婚”“上不了学”“取不出钱”等现实困境。

  “针对妇女、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特定群体合法权益保障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通过依法监督及时堵漏,实现影响一片、治理一方的办案效果。”胡梅奎说。

  如针对“外嫁女”土地征收安置补偿问题,绍兴检察机关推动地方政府完善土地征收安置补偿政策,增加妇女权益保护相关条款,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据了解,为有效化解行政争议,目前浙江各级检察院与法院、行政机关等共建立协作机制170余个,积极融入多元社会治理体系。(完)

  久违的烟火气已在中国大地升腾,春节临近、年味渐浓,喜庆热闹的氛围继续“升级”。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2/1901523282.jpg" alt="新华全媒+丨镜头里的中国年:致敬坚守岗位的你" />

  章弘提示道,时值春节,新能源车主在开车回老家时一定要做好路线规划,选择有充电设施的道路回家,同时要计算好相邻充电设施之间的距离,避免半道“趴窝”,更要确认好家乡是否有充电设施,能否保障充电,在条件成熟时再选择开新能源汽车返乡。

  1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试点恢复旅行社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1月20日发布,2023年2月6日起,试点恢复全国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经营中国公民赴有关国家出境团队旅游和“机票+酒店”业务。即日起,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开展产品发布、宣传推广等准备工作。

  “市里充电还算方便,但县城里只有电网公司门口有专门的充电桩,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回到县里之后,我就在家里用插排充电。”王文告诉中新经纬。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沃利·阿德耶莫与其他与会方召开视频会议后,美国财政部20日发布公告称,价格上限联盟的官员们经过讨论达成该协议。

陆又梦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