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近三年查询信用报告超87万次 民众维护信用记录意识渐强

来源: 光明网
2024-06-17 04:43:43

  中新网西宁6月14日电(祁增蓓)今年6月14日是全国第17个信用记录关爱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获悉,近三年(2022至今),青海省累计查询信用报告达87.12万次,有效满足了各类社会需要,对信息主体了解自身信用状况、提升诚信意识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以下简称:人行青海省分行)主办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专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西宁举行。

  活动现场,青海省级银行业金融机构、西宁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等21家 单位围绕信用报告的查询使用、个人信息保护等内容,通过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台现场答疑,引导广大市民积极维护个人信用记录,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提升市民信用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马建斌介绍,一直以来,人行青海省分行立足青海民生实际和民众对征信的多元化需求,着力改善地方信用环境,大胆探索信用普惠路径,将征信工作贯穿于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建成的征信系统累计收录青海省492万自然人、19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

  2023年,青海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征信机构、评级机构及各类接入机构借《征信业管理条例》颁布十周年之机,开展“十年征信路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传活动,主动回应广大民众征信服务诉求,全年提供城乡居民征信查询达50万人次。

  同时,人行青海省分行推广应用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和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丰富创新征信产品供给,征信赋能实体经济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助力融资难问题有效缓解。

  “今天的活动,让我了解了很多征信方面的知识。”西宁市民张贵璐告诉记者,前两天,因买房需要查询自己的征信报告,原本以为需要像以前一样排很长时间的队,没想到现在银行网点就可以查,非常便捷。

  征信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征信体系建设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马建斌表示,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将以此次宣传活动为契机,组织全省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单位,围绕以“爱征信、惠民生、助发展”为主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题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征信知识,全面提升社会公众信用意识。(完)

  知情人士披露,尽管公开场合否认,美国决定援助“艾布拉姆斯”,是为了同德国捆绑,促使德方转变立场、同意向乌克兰提供“豹”式坦克,继而放大德国与俄罗斯的矛盾,维系西方“反俄阵线”。在“发货”时间上,美国也暗藏玄机。

  《大国基石》是一部全面系统梳理、深入探访国之重器超级工程背后故事的纪录片,内容涉及17家中央企业、29项世界领先技术及应用。摄制组奔赴全国23个省市区,历时半年策划制作,用全方位、宽领域的大视野,向我们集中呈现了一系列国资央企承担的国之重器和超级工程。

  以港口为龙头,多式联运为脉络,内陆港为节点,唐山努力建设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爱信、住友、松下等50余家日本企业在唐山投资;韩国浦项钢铁与河钢集团在唐山沿海合资建厂生产高端汽车面板,生产设备陆续经由唐山港运送到项目建设工地。曹妃甸中日韩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高新区日资装备制造产业园、开平高新区日资产业园等发展日趋成熟,实现了精品钢铁、机器人等特色产业聚集发展。

  万物互联,显著提高煤炭生产效率。位于鄂尔多斯的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所属煤矿是我国重要的井工煤矿。该集团依托国家能源集团和华为公司共同打造的矿鸿操作系统,通过标准协议框架实现煤矿“万物互联”。

  在土地供应方面,2022年,成都涉宅用地推出244宗,较2021年下降15宗,占地面积为14222.2亩,同比下降25.2%;涉宅用地成交223宗,较2021年下降9宗,占地面积为12595.4亩,同比下降22.7%,均为2018年以来最低。

  除了东方港湾等百亿私募外,2022年也有不少中小私募加入“降费大军”,宣布三年免管理费,或者一年管理费和业绩报酬全免。

吴馨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