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书记、农学博士、外国人……三个“老男孩”因农结缘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2024-06-04 19:43:59

  “洋助理”尼克:看到村民幸 福 我很幸福

  老外尼克是一名来自卢森堡的退休警察,从2018年起,他成了驻村书记谢万举的“洋助理”。他们是怎么结缘的呢?

  一大早,尼克就和谢万举向果园出发了。到了果园,尼克帮助农户采摘、搬运李子,干起农活有模有样、十分熟练。他和谢万举是6年前认识的。当时,谢万举是河池市宜州区乍洞村的驻村第一书记,招募志愿者帮助村民种植百香果,没想到第二天招来了这位外国朋友尼克,他不仅对农活农事很了解,还非常踏实卖力,给谢万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尼克之前是卢森堡的警察,退休后开始环游世界,2016年来到广西。他既喜欢这里的乡村,又喜欢这里的村民,便决定留在广西定居。2018年认识谢万举后,尼克真的经常来到乍洞村无偿帮忙,久而久之,两个人成为默契的搭档,尼克也被村民们称为“洋助理”。三年的时间里,两人一起帮助村民修路、种百香果、种草养牛。2020年11月,乍洞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尼克发自内心地高兴。

  尼克:我们看到了村民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更舒适的生活,我感到非常自豪。

  2023年,谢万举结束在乍洞村的任职后,又来到了莲花村。

  河池市南丹县莲花村驻村第一书记 谢万举:我一讲是来莲花村,又是来为群众工作的,尼克很高兴,说你要和我去驻村,他说没有问题,第二天就去买新被子、新鞋子、新脸盆、新毛巾全部新的,就跟我来了莲花村,一直到现在。有一些群众第一次见外国人,我带他入户的时候,群众很热情的,马上就招待我们。尼克吃完他们的腊肉,和群众说你这个腊肉very good。我们群众马上生气,你怎么讲我这腊肉是苦的,后来我解释very good意思是好的,表扬你的腊肉,群众也开心了。

  谢万举和尼克走遍了莲花村的每个角落。三月,莲花村的千亩李花盛开,尼克和村民一起忙着迎接八方游客;五月,李子成熟挂满枝头,尼克又忙着和村民采摘运输,向客商们推销。现在尼克已在广西安了家,找了个中国媳妇,他也把中国当作了自己的家。

  尼克:这是发自真心的,中国的乡村是全世界我到过的最好的地方,当我看到村民们幸福时,我也感到了同样的幸福。

  “智多星” 农学博士:出谋划策 助力增收

  在这个助农铁三角中,还有一位“老男孩”,是广西大学农学院的教师、农学博士唐小付,唐小付被称为是谢万举和尼克的“智囊”。

  2019年,一直担任科技特派员的唐小付,到乍洞村进行果蔬栽培的公益讲座,结识了谢万举和尼克。

  因为对村民同样的关心,三个“老男孩”成为了互帮互促的好朋友。谢万举和尼克来到莲花村后,唐小付也依旧是他们的“智囊”,不断为村里出谋划策。莲花村种植有4000多亩李树,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除了帮村民推介李子,唐小付和谢万举还着力向游客推荐可爱的“观赏南瓜”,这是唐小付带领村民们正在摸索种植的新品种。

  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师 唐小付:因为莲花村李树比较多,每年来这里旅游、采摘的人比较多,所以我们想通过在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发展观赏南瓜的产业。在观花的同时,能够把我们的观赏南瓜也销售出去,想把我们高校的农业科技技术传播到田间地头,能够实实在在帮助我们农民解决生产上的难题,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驻村书记:心细胆大搞发展 乡村明天会更好

  谢万举和全国各地的驻村干部一样,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乡村更美好,两个好朋友的鼎力相助也让他更有底气。在大家的努力下,莲花村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李子是莲花村的特色支柱产业,但谢万举认为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就会比较弱。唐小付也向谢万举建议,要产业多样化。经过调研,谢万举决定大力推广“庭院经济”,引导村民利用庭院闲置空地,发展特色民宿、休闲农庄、采摘园等。村民冉启根就在谢万举的帮助下,在果园里养殖跑地鸡,在自家办起农家乐。

  此外,在唐小付的指导下,村民们还在尝试种植百香果等农作物。

  百香果地里,三个“老男孩”一条心,帮着村民一起施肥、修枝,他们对这片热爱土地充满了期待。

  尼克:中国的农村有这么多的资源,我真的非常高兴能够留在广西,只要我能够帮上一点忙,我一定会尽我所能。

  广西大学农学院教师 唐小付:让我们莲花村的产业兴旺起来,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农村,带动我们整个农村的乡村振兴。

  过去一个月里,特朗普在晨间咨询民调中的支持率一直保持在45%到50%之间,而德桑蒂斯一直徘徊在30%左右。

  事实上,欧福蛋业进入资本市场不算晚。2016年9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21年12月底,完成近2000万元的定增;2022年4月,公司股票调入新三板创新层。

  国家医保局组建以来,已连续5年开展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作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

  郑仁胜今年52岁,种粮20多年,但从事水稻制种才5个年头,一些技术细节还没掌握到位,“我家去年平均每亩才产水稻种子1750公斤,隔壁老曾家每亩达到了2500公斤,产量的提升空间还很大。”郑仁胜说,现在他对“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来年他要再跟老曾比一比产量,同时为尤溪这个“国家级制种大县”做出自己的贡献。2022年,尤溪全县制种面积达到33458.6亩,产量740万公斤,产值1.05亿元。

王淑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