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江西南昌探索“渔光互补”模式 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来源: 中青网
2024-06-08 23:13:35

  中新网南昌6月7日电 (卢梦梦 鄢飞飞)初夏时节,走进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松湖镇三埂村,在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现场,只见距离水面3米处,超过28万块单晶硅光伏板整齐排列,形成一片“光伏海”,场面十分壮观。

  据了解,为推动节能减排和绿色清洁能源发展,南昌市新建区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引入“渔光互补”项目落地在松湖镇三埂村。该项目探索采用“一地两用”模式,在实现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情况下,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增收,为乡村振兴赋能。

  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渔光互补”是指将水产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养殖设施上方架设光伏板发电,在光伏板下方水域开展水产养殖活动的渔业模式,具有水上持续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清洁、低碳、高效的特点,为水产养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约2亿元同步推进项目一期和二期建设。项目完工后,我们将和当地的农户签订协议,将水面以远低于市场的价格返 租给他们进行有机养殖,实现‘渔光互补’的绿色发展模式。”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经理叶卫星说,光伏板的布置不仅能在夏季为鱼类有效供氧,还能抑制藻类繁殖,为渔业养殖创造有利条件。

  叶卫星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松湖200MW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于2023年9月份完成招标,目前已完成80%的工程量。“项目全面投产后,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3亿千瓦时。在发电的同时又保证了渔业的生产条件,预计可以为当地村集体及农户每年带来超3000万元的收益。”(完)

  “我们建起了‘短期+中期+长期’相结合的特色种植养殖模式,把发展产业作为发家致富的‘金钥匙’。”李凯说,短期内,当地村干部不断鼓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让他们能有一技之长,2021年当地引导外出务工58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300余万元。

  据成都美食文化交流与创新中心数据统计,今年春节餐饮消费场景盛大回归,堂食和外卖均呈现火爆态势。全市20个餐饮品牌30个门店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四实现销售收入670.6万,客流量7300余人次,销售额同比增长45%-120%,人流量同比增长210%以上。

  从2022年开始,银洋烟花公司在10个城市试点打造“新零售”门店,和当地有经营资格的公司进行合作,将传统花炮销售门店升级为城市烟花消费体验馆,同时将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专业配送进行深度融合。

  眼下,1-3月的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正在推出,活动期间预计将提供3000万个就业岗位。春节期间,许多省份都已开出返乡专列,并计划节后组织返岗包车专列。形式多样的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正是稳就业工作的重要抓手。

  降雪后,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藏族乡亚者造祖村沙棘沟变成了一片冰雪世界。往日一泻千里的飞瀑变成了晶莹剔透的冰瀑,似晶帘般垂挂于峭壁上,仿佛大自然用冰蓝色绘制出的一幅壮观画卷,美不胜收。春节期间,游客纷纷前往观赏,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生活中,人脸识别技术确实具备独特的优势。但作为敏感个人信息的人脸信息一旦泄露或者非法使用,容易导致自然人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或者人身、财产安全受到危害,值得警惕。”李东方说。

郭勋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