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要下好楼市政策“及时雨”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08 10:17:52

  今年初以来,中央打出房地产政策“组合拳”,从金融、土地、存量商品住房消化等方面综合施策,对住房消费产生明显提振效果,房地产市场反应逐渐积极,活跃度提高不少。

  最近,反映呼声最大的是金融。一方面,在个人住房贷款端来看,过去几年在房价和房贷利率高峰时期购房的普通人,面对新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而不能获得同样的调整优惠,以减少房贷还款压力,心理感到很大的落差,他们期盼存量房贷利率能有所下调。

  一方面,在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方面,住建部门大力推动这项政策落地,纷纷提交了白名单。对于这项好政策,在落实率上企业对进度反映强烈,银行部门和地方政府当前急需加强协调、乘势而上,不折不扣、争先创优地落实好4月份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在郑州市调研房地产工作并主持召开座谈会所强调要求的“加快推进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落地见效,对符合‘白名单’要求的合规房地产项目要积极给予资金支持,做到‘应贷尽贷’,保障项目按时建成交付,切实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稳定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行部门和各地政府要认识到这一轮房地产危机根源并不是人口和需求拐点问题,也不是美国次贷危机和日本房地产泡沫那样的问题,本质上是企业以高周转、高杠杆、高债务为特点的开发经营模式的崩溃,并由此衍生出其他潜在因素的释放,所以房地产市场的自我修复、新模式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当前急需提供足够资金以争取缓冲空间,并尽快实现市场的完全软着陆。只要从全局和高度领会中央的部署和深意,真正积极主动作为,就能促使资金落位快速畅通无阻起来。

  目前,无论是居民住房抵押贷款,还是开发企业的融资贷款,归根结底就是金融要服务好发展这个大局。历史已经证明,房贷是银行的优质资产,尤其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不仅量大,好管理,而且安全性很强,不良率在问题最多阶段也没有超过1%。长期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也是银行的优质资产,个别银行和房企的违规金融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体情况,解决问题更不能像泼脏水一样也把孩子一块儿倒掉。房地产“白名单”工作我们注意到福建目前落实的办法比较好,福建监管局依托省级融资信用服务平台“金服云”搭建“项目企业、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三方联合应用场景,搭载“白名单”项目基本信息发布、资金审批使用、融资需求反馈等核心功能,实现管理线上化、信息实时化、资金动态化、服务精准化,截至5月末,两批次102个“白名单”项目均已按时审批通过,投放金额60.43亿元。这就是困难没有办法多的好例子,只要用心办法总是有的,只要落实也不会存在无法逾越的沟壑。

  而在存量房贷款利率下调这件事情上,我们也看到杭州动作积极干得漂亮。5月9日,杭州发布新政,对于符合“首套标准”的存量二套房,房贷利率可转为首套房利率。5月31日,浙江省再次发布房贷大礼包,不仅首套商业房贷最低首付比例为15%,二套最低首付比例为25%,首套房最低房贷利率也从之前的3.75%降至3.25%,二套房最低房贷利率从4.15%降至3.35%(个别中心区除外)。这就是与时俱进,这就是善作为。

  现行的个人房贷政策,应该向宽松阶段转变,对于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家庭,就应该想方设法降低他们的购房置业成本。对于纾困楼市、保交房的“白名单”,更要让政策落实得更坚决更畅通,因为市场情况越是紧急,就越要当机立断。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洗礼,我们培育的是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创新力、行动力的各类好企业,而不是仅仅倚靠国家政策红利、人口红利和时代红利而存活的企业,包括银行也是如此。

责任编辑:韦子 蓉

  格库铁路央塔克至阿拉干区段,是一望无边的干枯胡杨和绵延起伏的沙丘,丝路古道曾经的繁华已被时间与风沙淹没,蜿蜒流淌的塔里木河水结了一层薄冰,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点点金光。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库尔勒公安处若羌站派出所“巡线三兄弟”正坐在沙地上抖动着鞋里的细沙进行“比试”:看看谁鞋里沙子最多。

  库尔班江·艾海提是柯坪县靠着骆驼致富的众乡亲之一,他家的13峰骆驼正处在产奶期,每天30公斤驼奶,一天下来有近千元收入,骆驼养殖为他和家人带来不小的收入。

  康秀敏、马振海家住河北省遵化市东陵满族乡南大村,清代时叫暮陵大圈,村子在世界文化遗产清东陵区域。南大村因守护暮陵(也就是建造失败的道光陵)而建,村民都是清代皇家陵寝建造匠人的后代,一直负责皇家陵寝的维修工作。康秀敏夫妻便是清东陵古建油饰彩画技艺传承人。

  在5G智能终端方面,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工厂生产线终端等5G新型智能终端不断涌现,各大手机厂商近年来相继推出多款智能手表、VR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提高了用户终端间的交互性。实时健康监测、移动支付、紧急呼救等多项功能的实现,也极大扩充了个人信息消费领域的应用场景。

  <strong><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记者:何谓东亚汉字文化圈?</strong>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唐山2月5日电 题:探访为清东陵古建筑“添彩”的人

王轩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