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开幕

来源: 新民晚报
2024-06-08 13:30:15

  中新网柏林6月7日电 当地时间6月6日,“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开幕。近百位中德来宾出席活动,一同领略中国景泰蓝艺术的独特魅力。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孙勤航在致辞中表示,景泰蓝是西 方珐琅工艺与中国古典文化碰撞融合的产物,是“古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艺术结晶。拥有600年历史的景泰蓝工艺见证了时代变迁,由宫廷器皿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广受大众欢迎的艺术品,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向德国公众全面介绍中国景泰蓝工艺的发展情况及艺术成就,让更多朋友领略到景泰蓝的非凡魅力与艺术价值,为珐琅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并借此机会促进中外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共同推动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蓬勃发展。

  展览开幕式特邀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馆长朱景优现场带来“走进景泰蓝的世界:古老中国600年艺术瑰宝”中国故事主题讲座。

  朱景优表示,景泰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名片,更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此次展出的《一路锦绣》山海尊,便是东西方文明融合的典范之作,该作品集景泰蓝、陶瓷、国画、花丝镶嵌、雕錾五种工艺于一身,曾多次在国际上获得赞誉。讲座中播放的短片《景泰蓝——金属与火的艺术》重点介绍了景泰蓝制作从绘图设计到制胎、掐丝、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的繁复工序。此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钟连盛、李静以及工艺师朱景优、高丽丽还就景泰蓝的名称由来、历史发展和传承创新等方面与观众展开互动交流。

  本次展览通过精选的30件极具代表性的景泰蓝艺术品,以“前世今生”“皇家典藏”“文明互鉴”“大师匠造”“同源共流”“非遗传习”六大主题,通过图解、照片、视频和实物展示,不仅从工艺上清晰展现了景泰蓝器具的制作过程,还生动呈现了景泰蓝经由古丝绸之路交流传播,走出皇宫、走进现代生活的历程。开幕式现场还精心设置了互动体验环节,观众们参与其中,亲手体验景泰蓝的制作工艺。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来临,观众们用景泰蓝核心工艺“点蓝”制作“端午粽”珐琅挂饰,深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有来宾表示,本次展览生动还原了景泰蓝工艺的古今演变和制作过程,完美呈现了景泰蓝艺术的巨大魅力和艺术价值。朱馆长的专题讲座不仅介绍了景泰蓝工艺的前世今生,更展示了中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和非凡意义,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活动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中外文化交流中心联合主办,北京中外珐琅美术馆和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承办。本次展览将持续至7月7日。

  “景泰蓝:文明互鉴的见证”中国景泰蓝艺术交流展共两站,接下来还将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办。(完)

  “不出意外,电影票房应该会继续保持不错的成绩。”王征说,暑期的票房成绩提振了业内的信心,不少行业机构及券商上调了全年票房预测值,甚至将票房总额锁定在600亿。2018年,内地电影市场总票房为609亿元,2019年为641亿元,疫情三年,最高一年的票房产出为2021年的470亿元。截至9月2日,2023年中国内地电影年度总票房已经突破430亿元,在剩下不到四个月的时间里,内地电影市场会迎来第三个600亿+吗?

  邹琳华表示,为了及时有效应对周期性、结构性供大于求带来的市场冲击,以及防范可能由此触发的经济风险,同时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可采取调整优化措施。

  中国天气网提醒,台风“海葵”风雨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需防范强风雨天气对城市运行、交通运输、渔业等的不利影响,上述地区公众注意提前做好台风防御措施。9月仍是我国台风活跃期,台风生成个数仅次于8月,未来10天,西北太平洋面和南海海域还将有1个台风生成,台风防御不容松懈。

  在7月16日内蒙古的对接活动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说,“今天的内蒙古产业发展条件优越,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备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环球时报援引英媒报道称,克莱弗利访华期间对媒体表示,英国很“清楚”与中国的分歧,但希望与中国建立一种务实关系。他表示,试图孤立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是一个错误。

  从青春岁月到期颐之年,她无悔选择了物质生活简陋而精神生活充实的道路,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两次接见过她,并亲切地称她为“老阿姨”。

陈慧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