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博物馆举办武梁祠石刻图像艺术展 精品拓片再现石刻文物风采

来源: 知识网
2024-06-07 19:12:58

  中新网济南2月4日电(记者 赵晓)“武梁祠——石刻图像艺术展”2月4日在山东博物馆开幕。该展览精选山东博物馆馆藏武氏墓群石刻文物、孝堂山石祠、嘉祥宋山出土画像石拓片,以及历代研究成果并辅以先进的互动展示手段,带观众探索领略武梁祠独特的图像艺术之美。

  记者当天在展览现场了解到,武氏墓群位于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城南15公里处,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家族墓地。武梁祠是其中的一座墓上石祠堂。以武梁祠为代表的武氏祠画像,秉承三代钟鼎玉器雕刻工艺,开启魏晋唐宋绘画的先河,其雕刻技艺之精妙,图像内容之丰富,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

  “我们这次展出了20多幅馆藏画像石拓片,其中最为经典的是武梁祠西壁。”山东博物馆石刻文物保护研究部主任王海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武梁祠西壁上面刻有“三皇五帝”形象以及曹沫劫持齐桓公、荆轲刺秦王等故事,多个画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形象目前最早的范本,很多教科书中的图像都取材这里。

  山东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刘延常在致辞时表示,武氏墓群石刻是东汉时期保存下来最完整、最典型的一组石刻画像建筑群。其中,武梁祠是武氏墓群石刻中 唯一可以较为完整复原的祠堂,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山东博物馆致力于厚植齐鲁文化丰厚资源,打造原创精品展览,希望通过举办此次展览,让观者领略不同石刻文物的风采,体会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读懂历史,就要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陈宇说,博物馆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肩负传承文化血脉的重要使命,不能让珍贵文物仅仅是史书中泛黄的记忆,要立足于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完)

  郭炳森建议,适当放宽市场准入条件,赋予更多惠台利民举措,鼓励和支持拓宽应通尽通新路径。

  如何才能算吃得健康?2013年,古稀之年的李罗斌将目光投向了“富硒农产品”。“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效补硒能预防多种疾病的发生。”李罗斌回忆,当时的富硒大米中硒含量普遍在每公斤40到300微克左右,健康成人每日的主粮摄入在0.25公斤左右,因此,要达到每日补硒量,则必须提高单位大米的硒含量。

  本次展览共分“活泼敏锐自然兔”“灵动多变艺术兔”“吉祥福瑞民俗兔”三个单元和一个体验区,展出陶瓷、书画、铜器、雕刻、织绣、货币、考古等多个门类的兔文物。在展出的“鎏金兔形铜泡”“白釉双兔系盖罐”“三彩釉兔纹碟”“青花兔纹碟”等文物品类中,均出现兔的形象。这些艺术之“兔”,或精工细致,或简单豪放,或静卧,或奔跑,灵动多变,栩栩如生。

  今年四川两会期间,四川省人大代表、共青团绵阳市委副书记(兼)牛钰每天忙于开会、阅读文件和参与讨论。作为在某主流短视频平台拥有近178万粉丝的“大V”,她抽空发了一组回顾过去生活的图片:从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中失去右腿,到走出地震阴霾、乐观迎接生活,牛钰用15年走出一条人生的“微笑曲线”。

  此外,出自山西灵石的商代玉兔,是山西最早的兔形文物。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重庆1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提供岗位30万个,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000场以上……记者14日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1月至3月,该局将以“春风送真情 援助暖民心”为主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项服务活动(以下简称“春风行动”)。

牛佩珊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