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启动建设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 深化区、校、企的协同创新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5-31 17:24:28

  中新网上海5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30日,未来谷—湾谷创新中心(下称:中心)建设启动,将努力在强化科技创新策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为区域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动能。

  当日,复旦大学、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签署框架合作协议。三方将以打造中心为契机,全方位深化区、校、企的协同创新,共同提升区域科创能级,汇聚更多创新要素、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培育形成高校成果从研发、转化、孵化、落地的全流程服务体系。

  据杨浦区科技经济委方面介绍,中心将承接重大科技专项落地、科技成果转化、集聚产业项目。聚焦复旦理工医等学科成果,促进一批优质项目转化。

  首批入驻未来谷—湾谷创 新中心的项目团队在现场签约。据了解,中心将吸引并建设市场需求牵引、顶尖科学家领衔、龙头企业支撑、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与复旦大学共建创新联合体,经认定,给予创新联合体产学研投入30%,最高200万元人民币的支持。

  湾谷首贷服务中心和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当日揭牌,将探索建立创新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市场潜力、管理团队等进行综合评价,设计灵活多样的信贷产品,提高企业首贷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据介绍,绿色低碳概念验证中心是由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牵头,联合复旦大学(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为主)共建,重点聚焦科技服务成果转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硬科技创业,打通技术应用研究——产品工艺验证——中试放大,实现功能验证——市场分析评估——工业化生产“接力环节”,将有力推动高校端前沿技术成果实现高水平、高效率孵化培育与转化落地。

  当日,“城市的大学 大学的城市”科技创新发展座谈会举行。(完)

  呼和浩特市8日通报,近几日该市新增感染人数仍在高位,但主要是从高风险区、集中隔离点和闭环管理人员中发现,在社会面筛查中仍有散发病例。总体来看,该市<font cms-style="strong-Bold">新增感染者点多面广,聚集性疫情与散发病例交织,疫情防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font>

  <font>当日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font>971例,其中境外输入157例,本土814例(新疆132例,广东118例,四川72例,云南68例,福建65例,青海43例,内蒙古37例,天津35例,山东34例,河北26例,陕西24例,江苏21例,黑龙江20例,山西17例,湖北17例,宁夏17例,安徽16例,上海10例,浙江10例,重庆10例,西藏8例,甘肃4例,广西3例,河南2例,湖南2例,北京1例,辽宁1例,吉林1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41例(境外输入5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46608例(境外输入1115例)。

  [#北京新增68+48例本土感染者#]11月11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68例本土确诊病例和48例无症状感染者(含2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其中70例已通报),102例隔离观察人员、12例社会面筛查人员,无新增疑似病例;新增2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3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6例。

  更关键的是,占全国秋粮产量七成以上的东北、黄淮海、西北等北方主产区,今年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特别是去年受严重秋涝影响的河南、山东、山西,受干旱影响的陕西、甘肃、宁夏,今年秋粮产量都有望恢复性增产。

  确诊病例3:中国籍,11月4日从阿联酋到达北京首都机场,经闭环管理送至集中隔离酒店,11月5日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11月6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今年郭云种植的玉米有一部分受了灾,面积大概90亩,按照受灾程度,每亩大概能赔付200多元,把成本补了回来。“保费也有补贴,自己只需要拿每亩8块钱,就能获得近千元的保险保障。即使遇上灾害,种粮成本也能通过保险补回来。”

陈雅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