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实现“零”突破

来源: 能源网
2024-06-18 10:33:59

  中新网西宁4月19日电(祁增蓓)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实现“零”的突破;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市(州)层面基本覆盖;2023年专利质押融资金额4.6亿元,创历史新高……19日,记者从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青海省知识产权工作整体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据悉,截至2023年底,青海省已累计注册商标7.67万件、授权专利3.51万件,同比增长17.1%、12.8%;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9件,申请PCT国际专利80件;累计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达23.7亿元,惠及企业60余家次。

  青海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耀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青海省知识产权系统创新服务理念、工作举措、保护模式,建立了首个省级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发布了首批专利开放许可清单60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8件、精准管理创新主体推荐34家,并成功申报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确定了16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培育主体。

  “在持续深化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 设方面,我们联合各职能部门制定印发一系列政策文件,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协同保护、维权援助、纠纷调解、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体系日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司法、刑事保护衔接顺畅。”王耀春说。

  同时,为优化升级知识产权服务,青海省发布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推动市(州)开展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备案,并确定30家省级商标品牌指导站,建成青海省商标、地理标志基础信息库。

  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才旦卓玛介绍,在司法护知识产权方面,青海省各级法院积极履行知识产权审判职能,执法办案力度不断强化。2022年至2023年,依法新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955件,旧存203件,共计1158件。“我们在加强名优品牌和知识产权侵权保护力度的同时,加大对食品、药品等重点行业、涉民生领域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对主犯适用从业禁止令。”

  此外,依托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青海省推进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有效建设了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互享的现代化知识产权诉讼服务体系。(完)

  2022年,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821亿元,同比增长12.7%。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建屋发展局1月27日发布的2022年度房地产数据显示,新加坡私宅出售价格连续6年走高,但涨幅趋缓。其中,2022年同比上涨8.6%,低于2021年10.6%的涨幅;组屋转售价格同比上涨10.4%,低于2021年12.7%的涨幅。这表明,政府去年采取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对于涉事合作方,小米将依照《保密协议》处以100万元的经济赔偿,责成其对下游供应商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并对泄密人进行处理。

  提起上述土地使用权诉讼的工业联合,其实控人为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下称“火炬区管委会”),后者也是中炬高新第一大股东火炬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实控人。

  2月2日,小米集团针对此前小米汽车设计文件泄密一事发布内部通报处理结果,小米方面称,事件的起因是合作方北京某模塑科技有限公司因对其下游供应商管理不善,泄露了小米汽车前后保险杠某个版本的过程稿。

  <strong>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strong>

张晓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