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故事丨总书记眼中的“新时尚”

来源: 房天下
2024-06-16 06:23:02

  华灯初上,上海市虹口区嘉兴路街道瑞虹新城二期小区生活垃圾投放点,年近七旬的社区垃圾分类志愿者吴青葆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将纸板箱投入智能垃圾厢房的可回收物投口。

  “现在我不用在垃圾桶旁边‘站岗’了,居民都能自觉自愿分类倒垃圾,楼道里也干净多了。”吴青葆说。

  就在一年前,一封特殊的回信,让像吴青葆一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们备受鼓舞。

  这封信的落款是:习近平。

  “我想起五年前同大家交流垃圾分类工作的情景,你们热心公益、服务群众的劲头让我印象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说。

  “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协同发力、精准施策、久久为功,需要广大城乡居民积极参与、主动作为。”在肯定垃圾分类取得的成效之余,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殷切期望。

2018年11月6日至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上海考察。这是6日上午,习近平在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同几位正在交流社区推广垃圾分类的做法的年轻人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2018年11月6日,在上海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党建工作站内,来自居委会、企业的几位年轻人正在交流社区垃圾分类推广的做法。一位小伙子告诉总书记,参加公益活动对年轻人来说都是新时尚。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综合处理需要全民参与,我关注着这件事,希望上海抓实办好。

  8个月后,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施行。

  2023年,上海市生活垃圾已全量无害化处理,自觉将垃圾分类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习惯。志愿者们把来之不易的成绩写信报告给总书记,表达决心为推动垃圾分类在更大范围开花结果贡献力量。

  如今,在总书记回信的鼓舞和激励下,居民休憩的“再生”长椅、社区花园的植物肥料,智能回收的积分兑换……上海各居民区的环保创意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上海市长宁区虹旭小区居民在整理改造社区花园。居民们把堆肥箱里发酵出来的“绿色材料”和土壤拌在一起铺在种植箱中(2020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上海市瑞虹二期小区的低碳生活空间。本报记者 邢千里摄

  从最初的“扔进 一个筐”到如今的“细分四个桶”,从过去的“源头减量”到现在的“变废为宝”,随着垃圾分类工作的深入推进,像吴青葆这样的志愿者们所付出的努力正在全国范围内得到

  如今的巴厘村,是游客了解兴隆侨乡文化的重要窗口。随处可见的东南亚风格建筑、装饰,鲜艳浓郁的颜色充满了异域气息。在这里,学上几句简单的印尼语、观看热情洋溢的印尼风情舞蹈、换上异国风情服饰打卡几乎成为游客逛景区的标配。摄影师小蔡说,春节期间每天跟拍的换装体验游客订单接不过来。

  “拔龙”是盛行于“客家祖地”连城县四堡镇双泉、雾阁、田茶、中南、四桥和北团镇下江等地,在春节、元宵期间举办的一项集祈福、娱乐、体育竞技为一体的客家传统民俗活动。

  2021年初,舟曲县立节镇北山村和果耶镇磨里村、果耶村两村相继发生滑坡险情和灾情。加之近年来全县降雨较多,地质灾害高发,严重威胁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几个月后,经过30多稿讨论修改的《舟曲县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方案》,在甘肃省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搬迁工作也随之启动。

  <strong>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游客 吴忠娟夫妇:</strong>我们一家三口这样奋斗,从以前租房,后来自己买了房,虽然是贷款,但是一步一个台阶都是在向上走,这都是我们感受到的生活上的变化。我们的车也换了,今年还想再换一辆车。我们就是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的心态,我们都会很努力地去生活,希望日子越来越好。

  <strong>新疆博州赛里木湖游客 吴忠娟夫妇:</strong>我们一家三口这样奋斗,从以前租房,后来自己买了房,虽然是贷款,但是一步一个台阶都是在向上走,这都是我们感受到的生活上的变化。我们的车也换了,今年还想再换一辆车。我们就是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向上的心态,我们都会很努力地去生活,希望日子越来越好。

  中国式现代化是什么,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总书记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和谋划。

陈庆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