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改30年弊病渐显 业者指两岸高教融合发展是良策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4-06-22 22:39:46

  中新社福州4月16日电 题:台湾教改30年弊病渐显 业者指两岸高教融合发展是良策

  作者 张杨彬

  1994年,台湾民间团体和学者提出“广设高中大学”“教育现代化”等诉求,一场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就此开始。30年过去,面对“少子化”等因素的冲击,反思这场教改的声音愈强,“短视”“一开始就错了”等批评声不断。

  私校“退场”、教师“漂泊”,台湾高教怎么了

  据台当局教育事务主管部门的数据显示,2023学年各学制共有112个系所注册率为零,多所大专院校因招生困难面临“退场”。

  “教改后,台湾的大学数量变多、门槛变低,这看似良善美意,实则降低了教育质量,让校方、教师和学生处境尴尬。”台湾世新大学校长陈清河说,检视教改这30年,就当时现状作出的改革举措却越来越不适应如今社会,“教育是百年事业,应该长远考虑。”

  台北市立大学教授董德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私校经营困难、教职一缺难求、生师比居高不下、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台湾高教近年困境不断加剧。“当学校经营难以为继,台当局少量的拨款对学校而言就格外‘珍贵’,给不给还要‘看你学校表态’。”

  “两岸师生的盼望是一致的”

  要交流、要合作是交流会上两岸高校负责人的共同观点。“两岸师生的盼望是一致的,就是要多走动。”台湾艺术大学原校长谢颙丞说。

  谢颙丞提到,大陆高教优势清晰:一是学生人数、经费投入非常庞大;二是良好的工业和制造业基础为学生就业和校企合作提供较成熟的场域。“两岸高教领域如能加深良性互动,对优化台湾高教生态是很有助益的,招生不足、资金匮乏、人才浪费等现象也能得以改善。”

  台湾世新大学副校长李功勤回忆陆生赴该校交流时的场景。“十几年前,我担任主任秘书一职,负责照顾来世新大学的陆生。我们清明节一起包润饼,中秋节一起剥柚子,大家和谐友爱。”李功勤介绍,2011年台湾正式开放陆生赴台就读,陆生数量迅速增长,在台参加短期研修的陆生一度超过三万名,盛况空前。

  不少校方负责人表示,受两岸关系影响,如今交换生规模与全盛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学位生数量更是“简直要归零”。台当局近年出台的相关限制性措施,更加剧了两岸学生互访、教师互聘的阻力。

  象牙塔外更有一番天地

  “我们如今谈融合发展,其实两岸一直以来都在融合,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陈清河已在世新大学任教42年,多年执教生涯让他认识到,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象牙塔外更有一番天地。“要让学生自己感受和了解真实的世界,用健康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他们的很多观点自然会有改变。”

  “追阳”的指令随时都有可能发出,所以追阳队员们必须24小时值守岗位,随时待命。由于核酸检测通常在白天进行,检测结果出炉往往就要到下午甚至深夜,因此追阳小分队常常需要夜间出发,打电话告知市民并安排复检。

  内蒙古大学监察官培训学院院长段计珍说,纪检监察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在自治区纪委监委的指导下,经过校内多轮讨论和修订。最关键的讨论是教学内容以什么为主?有人认为应以纪检监察的课程为主,但也有人认为应以法学和党内法规为基础,再增加纪检监察课程。

  由于追阳工作的特殊性,追阳专班的工作人员被要求24小时待命,接到异常消息后立刻复检,从接到推送数据到复检结束,用时不超过半小时。

  据了解,这是农业银行投放的首笔县域学校类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贷款。根据政策,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工行、农行等21家银行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中央财政还将为贷款主体贴息,贷款主体实际上的获贷成本不高于0.7%。近期,各地已经陆续启动财政贴息工作。

  央行表示,这次降准一方面可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将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降准可以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通过金融机构传导后,可以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

  邓仲良也从政策层面分析认为县城将成为回流农民工的最重要载体。“政策层面一直反馈的信息是,要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推动农民工就近就业。背后的考量是,大体量农民工客观上无法在主要大城市落户,回到户籍地的省会城市也会受落户门槛、房价等限制,农民工户籍地周边的县城不仅是大城市功能区的延伸,而且也是连接农村地区的枢纽,因此无论是产业支撑就业能力,还是公共服务发展,县城都具有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也是不断扩大的,县城可以成为大体量农民工的就业载体。”

黄沛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