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国乡村)广西千年古镇“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来源: 中青网
2024-06-10 22:54:45

  中新社梧州11月22日电 题:广西千年古镇“指尖非遗”出圈又“出海”

  作者 张广权

  初冬时节,走进广西岑溪西南小镇南渡镇,竹林葱翠,芒、藤遍布。眼下正值“订单季”,家家户户忙着赶制各类竹芒编织产品。一根根竹篾、芒、藤在编织能手手上交织、翻飞,不一会儿,便“变幻”出各式茶箩、竹篮。

  61岁的莫英连从事竹芒编织工作已逾40年,经她设计、制作的产品超过450种。凭借精湛手艺,莫英连的编织作品多年来斩获多项行业大奖,并远销东南亚和欧美。

  “制作一件竹芒编织产品需要经过锯竹、刨竹青、开篾齿、浸药、染色等数十道复杂工序”,莫英连说,竹芒编织产品实用、绿色、环保,“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购买竹芒编织产品更是对传统手艺的致敬”。

  “通过巧妙的产品设计,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在东盟及欧美市场广受欢迎。”南渡镇常务副镇长刘娟宏表示,为使产品更加迎合海外消费者心理,南渡镇竹芒编织在原料、产品造型设计上推陈出新。目前,产品品种已由原来的几十种,发展到了如今的上千种,且畅销品种达200种。

  “目前,南渡镇竹芒编织产品生产已不再局限于以竹为原料,取材更广泛。”刘娟宏称,如今,南渡镇竹芒编织企业将原料拓展至竹片、藤草、木条及铁丝等,开发出竹藤、竹木、竹铁混合编织,并附以喷漆及喷塑等,颇受海外消费者欢迎。

  当地官方介绍,目前,南渡镇专门从事竹芒编织的加工企业有16家,“竹芒编一条街”“竹织村”“芒编村”已全部建成。竹芒编织产业已成为南渡镇当地特色传统产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年产值超过8000万元人民币。

  近年来,莫英连致力推动竹芒编织技艺进校园,先后到各大中院校传授技艺,并广收徒弟,培养传承人。在她的努力下,传统竹芒编织技艺创新形成了种类繁多、花样复杂、做工精湛的竹芒编织体系。

  近几年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南渡竹芒编织产品在海外的销量也遭遇下滑。

  “这是进入国际市场难以规避的风险,国际经济大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生存生态。”广西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盛玉雪分析指出,这是中国编织手工业面临的共同难题。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加之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竹芒编织产业低迷经营局面将有望好转。

  近年来,广西“侨销茶”六堡茶行销东盟,海外“圈粉”受追捧。南渡镇各式“竹芒编”茶箩也巧搭六堡茶“东风”走进东盟千家万户。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南渡镇竹芒编织产品也通过各种线上平台远销海外。

  阿根廷《商业纪事者报》说,南美水果、红酒、牛肉等优质农产品在中国市场受热捧,新一年将迎来出口新机遇。

  从投资类型来看,截至2022年末,券商私募资管产品中依旧以固收类产品为主,规模为5.12万亿元,占比高达81.52%。其次是混合类产品,规模为6020.76亿元,占比为9.58%;权益类产品规模为5304.84亿元,占比为8.44%;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规模为287.54亿元,占比为0.46%。四大类产品中,与2021年同期相比,仅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规模在持续增长。

  <strong>5年来最高峰,餐饮住宿“火爆”</strong>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的外墙悬挂着一幅巨幅照片:“玉兔二号”月球车调转相机镜头,回望它在月球背面走出的第一行足迹。

  据了解,为保证线下服务“在线”,春节期间部分银行采用网点交错开业制度,就近网点轮流营业,保证服务半径内合理数量的网点开门营业。“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点采取六大措施来满足客户各方面金融需求,确保春节金融服务不打烊。”某国有大行网点人员对记者说。

  在风洞实验中,康文岩发现,在风中,沙粒通常在地表20厘米以下的地方呈跳跃式运动,“这说明,前人用麦草扎成高约30厘米的方格结构是有科学依据的。”

童家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