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信心说丨“粽”享国潮文旅好风情

来源: 中国汽车报
2024-06-13 19:16:41

  龙舟竞渡、粽叶飘香、香囊祈福、彩绳纳吉……端午佳节,浓浓的“粽”式风情让人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西安华清宫,宫殿园林衬托下非常容易出片,当一天“画中人”是一种不能抗拒的诱惑。不少爱美的女士穿上汉服、扮上古装,来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将美丽定格在红墙碧瓦间。

  在广东佛山叠滘水乡,激昂的“龙舟漂移”唤醒了无数人对非遗技艺和传统习俗的神往。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龙舟赛事文化IP的加持,广东佛山、湖北宜昌、湖南汨罗、福建泉州等一众“民俗小城”变身热门周边游去处。

  一顿烧烤、一碗麻辣烫、一座热闹的夜市……借助社交媒体产生裂变式传播,近年来一些非传统旅游热点城市接连“破圈”。当下很多地方都在思考,如何让流量的“泼天富贵”轮到自己、通过文旅热带动经济发展?

  对旅游业来说,如果仅停留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层次,未免缺少了底蕴、发展后劲不足。只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走文旅融合之路,山山水水才有 了灵气,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才有了抓手。

  无论“国潮风”盛行,还是“新中式”走红,都说明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火种传承不息、流芳百世,文化之光辉映古今中外,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富矿”,孕育着旅游业的新质生产力。

  过去,兵马俑、古城墙、大雁塔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老三样”;如今,又增添了“新三样”:穿汉服、看演出、体验非遗。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到沉浸式、体验式的深度游,十朝古都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人文内涵,赋予了旅游业新的灵感、新的动力;在吃住行游购娱之外,又带动文化演出、服装造型、创意设计等相关产业,造福一方百姓。

  过去,人们只知道“烟花三月下扬州”;如今,一座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让人们多了四季下扬州的理由。“5G+VR”赋能的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让观众仿佛置身船上,缓缓“驶”入千年运河长卷,如临其境般感受沿岸的市井风情、烟火气息……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让中华传统文化“活”了起来、“动”出乐趣,带动文博热、非遗热、研学游持续升温。

  文旅市场“好戏连台”,让国人越来越爱走出家门,享受美好生活: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文旅融合之路正在我国越走越宽广。

  <strong>根治欠薪,加强农民工兜底保障</strong>

  融合全球要素,优势互补实现更高水平创新。最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德国肖特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全面开展交流合作。这家世界顶尖的先进材料公司敞开技术合作怀抱,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其最大潜在市场,而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的“全球创新伙伴”平台,可以帮助其找到更多应用场景。

  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湖南湘西一带,地道的烟熏腊肉远近闻名。进入腊月,家家户户要宰杀冬猪,制成腊肉,一串串悬挂在自家门口或者院子里,为青山秀水增添一抹烟火气。土家族对熏制腊肉的场所颇有讲究——在屋内圈出一个一米见方的土地,搭起石块,这被称为“火塘”。人们多以麻栗树枝为燃料,采用冷烟慢熏的方法将腌好的肉条足足熏上三个月。经过一道又一道工序制成的腊肉,色泽红润油亮,咸香浓郁。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根据此前历年谈判情况梳理发现,2018年-2021年间,医保谈判药品价格平均降幅约为50%-60%左右。

  辽宁全省开展口岸通关流程及作业时限标准化工作,进一步优化水运、空运、铁路口岸进出口通关流程。沈阳市创新实行“惠帮企@链上沈阳”服务机制,线上开设“企业诉求”“落实政策”“助企发展”等功能模块,面向全市109.9万户市场主体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掌上服务厅。辽宁税务部门加速推进“退、减、缓”税费政策精准落地,为市场主体送去温暖……

  据报道,美国多地新年第一周将遭遇新一轮冬季风暴,中北部多地发布天气预警。美国国家气象局预测,这股冬季风暴预计将为密西西比河谷下游、墨西哥湾沿岸、田纳西河谷和阿巴拉契亚山脉南部带来暴雨、严重雷暴、冰雹和龙卷风。

林宛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