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商改 杭州市场经营主体年均增长12.33%

来源: 大河网
2024-06-22 04:28:14

  中新网杭州12月28日电(奚金燕 林锘 朱诗瑶)12月28日,杭州举行“十年商改筑梦同行”为主题的商事制度改革十周年活动。十年来,立足市场经营主体需求,杭州持续深化改革,着力降低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全国、全省首创的众多改革举措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

  数据显示,杭州市场经营主体总量由2013年末的58.6万户增长至2023年末的187.5万户,增长了两倍多,年均增长12.33%。

  现场发布了“杭州市商事制度改革十周年十大改革事件”:“个转企”直接变更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一日办结”;放宽企业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改革;商事登记全程网办“零见面”改革;企业年报“多报合一”改革;实施企业信用修复“一件事”;探索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建立市场主体阶梯式出清制度。

  “取名难、资金难、落户难就好比阻挡创业之路的三座大山。”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注册审批分局一级主任科员陈俊佶说:“不少创业者没有那么多‘现金流’验资,注册资本从实缴改认缴,直接搬掉了‘资金难’这座大山;取名难,难在汉字中同音字、形似字众多,动不动就重名,最开始探索‘近似名称登记’,就是想释放重名资源,好比凿个过山隧道,让相近名称出具承诺书就能通过……”

  商事制度改革不是抽象名词,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一项项为企“松绑减负”的实举。十大改革事件几乎涵盖市场经营主体从“宽进”到“严管”、从“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企业最期盼改什么,改革的首选领域就瞄准哪里。

  活动还设置环节为商事制度改革十周年特别贡献人物、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耕耘人物授牌。

  蓬勃发展的市场经营主体,有力支撑了杭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稳坐全国经济十强城市。2021年5月公布的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中,“开办企业”指标连续两年保持位列全国第四。2019年度和2022年度,杭州市商事制度改革两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持续深化的商事制度改革,为杭州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 境”中,杭州连续4年位列全国第一。

  “改革之前,我们办一家公司要跑五六个部门的窗口,而且要准备的材料非常多,一不小心弄错了就要来回跑。五证合一后,一个窗口全兜底,执照、公章、发票、开户,一次搞定;现在全程网上办理加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公章、发票,更是连线下窗口都不用去了。还有企业年报多报合一,也给我们减轻了不少负担,很多数据一键确认就可以。”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乔司分公司总经理赵臻说道。

  杭州市新一轮商事制度改革十大举措也在活动中发布。当天,港资企业全流程登记功能正式开通,进一步拓展公证文书电子化流转应用,提升身份验证服务水平,率先实现港资企业市场准入全程网办“零见面”。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商事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站在“后亚运”的新起点,杭州将把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作为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着力点和强抓手,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完)

  经过前一天阳光的炙烤,麦田的水汽被蒸腾,小麦恢复了正常的干燥。村民雷桂芬在自家地里抓了一把麦子,放在掌心双手来回搓了几下,麦壳脱落,轻轻一吹,麦粒露了出来。令雷桂芬忧心的是,她家的小麦出芽率很高,“可能卖不上好价钱了。”

  印尼《罗盘报》今年4月也曝出印尼准备从台湾地区“撤侨计划”的消息,国民党“立委”陈玉珍当月17日表示,她之前参加外事活动时,和其他地区的外交人员曾进行讨论,大家都很关注台海局势。她听到不只印尼有“撤侨计划”,其他地区也有人提出,或增派安全人员来台做相关的准备。“立委”曾铭宗表示,有外媒称“台湾海峡是最危险、最严峻的地方”,这也是蔡英文当局执政7年多来的结果,大家可以想想,过去马英九在位时台海和平稳定,两者差别如此大。如今不只印尼酝酿“撤侨”,听说日本也要“撤侨”,显然不是单一国家的做法。他质问说,执政后让台海变成亚洲最严峻的地方,蔡当局有没有责任?

  “今年的客户要得特别急,今天下订就问我们明天能不能发货。”李丽介绍说,她最近接了一些豫南的订单,“比如像南阳,我们去了发现,很多小麦的含水量都在30%左右”。生产了几十年烘干机的李丽说她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洪外长雷纳1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洪中两国12日将签署19项备忘录和合作文件,“这将反映出两国关系的积极进展与此次访问将达成的重要成果”。他证实,12日签署的文件中将包含一份有关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的备忘录,“我们认为,加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倡议是非常合宜的。”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早在2020年11月6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已对这两家企业涉嫌实施垄断行为立案调查。这一案件并非孤例。近年来,原料药垄断案件屡屡发生,这一领域该如何治理?

  在李伟看来,在原料药领域,一方面,市场进入壁垒和门槛相对较高,导致有些企业进不来或不愿意进来,缺乏有效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即便获得了批文,也不建厂生产。因为建厂成本高、原料药市场需求较小、价格不稳定,生产线搭建好后,得不到预期收益,企业也没有太多动力生产。

杨孟儒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