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崩了

来源: 中华网
2024-06-11 16:35:02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

  作者 | 颖宝

  茅台上热搜,自己都很懵。

  起初是网友爆料,“茅台冰淇淋”微信小程序无法正常登录,由此将“茅台冰淇淋停业”相关猜测推上热搜。随后,茅台通过媒体回应,小程序只是在更新系统,线下门店仍在正常营业。

  尽管如此,仍难掩茅台冰淇淋问世后仅获得短暂关注便热度消退的事实,正如网友评论那般:“要不是上了热搜,我都忘了还有茅台冰淇淋。”

  但被遗忘不是冰淇淋的错,作为茅台周边品类,决定其销量的不是口味,而是茅台的品牌力和市场话语权。沦为“小透明”的茅台冰淇淋,是茅台讨好 年轻人失败的又

  冰淇淋味的茅台,如果都不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口白酒,茅台又该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虽然说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眼下对茅台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最新的消息是,茅台的黄牛党在今年618遭遇重创,由于茅台的批价一直下跌,屯茅台的黄牛甚至要倒亏,有一批黄牛直接拿着钱跑路了。

  这也迅速反馈到茅台的股价上。今天茅台股价持续走低,截至6月11日收盘,茅台当日下跌3.1%,总市值1.97万亿元,相比近五年内最高的3.26万亿元,蒸发近1.3万亿元。即便是今年最高的2.22万亿元,仍与近五年内峰值存在1万亿元的差距。

  真正的冲击,开始了。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金角财经,我们将为你剖析更多社会热点,拆解经济事件背后的逻辑。

  黄牛集体反水

  6月10日,端午当日,茅台飞天系列全线暴跌。

  据不二酱平台发布的信息,2023—2024年原箱跌5元—10元/瓶,2024年散瓶跌价40元/瓶;生肖系列,兔年、虎年、猪年跌价30元—50元/瓶,鼠年和猴年暴跌100元—200元/瓶;其他系列,三十年跌100元/瓶。今年以来,茅台酒批价已由年初2700元/瓶左右,跌至2445元/瓶左右,目前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上售价约2409元/瓶。

  黄牛也挺不住了。

  6月10日晚,有几万黄牛在酒品行申请开票,甚至号召同行集体拒收货。起因是今年618电商平台,给出了购买两瓶飞天电商补贴400元券,各种黄牛党也蜂拥而入,谁知道今年电商平台设置了20天的发货条件,然后茅台的批价一直在跌,黄牛的利润空间就相当逼仄了,甚至要倒亏。

  面对这种情况,很多在撸茅界鼎鼎有名的大黄牛,居然直接解散了自己的客户群,带着钱跑路了。甚至有黄牛在微信群称:“让电商砸黄牛的碗,那我们就砸他们的锅。”

  黄牛集体反水,映射出茅台近年的困境与慌乱。

  常见说法中,茅台不好卖,原因在于人口老龄化加剧,老一辈白酒铁粉喝不动了。据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表述,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在3亿人左右,老龄化水平在21%上下。

  同时,年轻人的口味发生了转移。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发布于2022年末的报告显示,年轻人的酒饮选择中,白酒只占13%,排名在葡萄酒、果酒、威士忌和啤酒之后。有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1%的90后从不喝酒,64%的90后喝啤酒,仅有5%的90后喝白酒。

  不过,老炮们喝不动了或年轻人不爱喝白酒,是投射长周期的宏观原因,年轻人不爱喝白酒并的话题已经说了十来年,为什么今年变得如此敏感?

  当下茅台价格猛然“崩盘”,暗含着时代的剧烈转向。

  谁压垮了茅台

  茅台与房地产命运相连。

  纵观中国房地产产业,2014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6%,销售金额同比下降6.3%。同年,为刺激市场需求,央行连续降息6次、降准5次、首付降至2成、房贷利率打7折,除一线城市外全部放开限购。

  2015年,中央启动大规模棚改货币化安置,定调“去库存”,楼市由此复苏、迎来“牛市”。随后,全国总销售额一路稳健上涨,于2021年去到巅峰的18万亿元。

  2022年、2023年,房地产销售额分别回落至13万亿元、11.66万亿元,2024年房企们更是进入“至暗时刻”,恒大、碧桂园、德信中国、大发地产等房企在这一轮调整周期内均被申请清盘。

  茅台价格走势与之同步。2015年,53度飞天茅台还在900元上下,2016年中秋后上涨至1100多元,2017年初突破1200元,2021年去到3100元的历史高位,随后便一路跌破2500元。

  中国商场上有句老话:“烟搭桥,酒开路”。茅台作为高端白酒,又是以商务消费为主,往往会被视作接待的最高规格。宴席中,拿出几瓶茅台往餐桌上一摆,几轮推杯换盏下来,这项目就稳了。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甚至在一份研究结果中表明,茅台股价是中国基建投资非常靠谱的一个领先指标,往往领先基建投资一到两个季度,即便是基建项目中不起眼的螺纹钢,其市场价格也与飞天茅台价格趋势一致。

  那为何只有房地产主导茅台价格呢?其他产业的兴衰,为何对茅台的影响相对较小?

  原因在于,房地产项目涉及面大、历时久,从启动到竣工验收要经历8各阶段,需要用地规划、土地迁安置、施工建设设计、建材、工程勘测、基础施工、装修、安全检验等多个行业合作完成,每一个阶段,甚至是购买每一种施工材料,都需要经历一场商务洽谈。伴随近年房地产项目数量下跌,茅台的需求量便跟着下滑。

  同时,据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表述,中国人从来都将房产视为财富积累的首选资产类别,房产在中国家庭财富中占比高达67%。因此,房产缩水会导致家庭财富资产贬值,在财富效应下,人们消费降级,减少对高端白酒等非必需品的购买量。

  另一方面,商务洽谈的渠道变得多元化,线上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模式的普及,也在缩窄茅台的饮用场景。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视频会议产品的用户群体中,每周使用1-2次的人超过37%,也有6%的人每周使用11次及以上。

  当生意场不需要茅台了,谁还会花几千元买来自己喝呢?

  茅台不想认输

  茅台也知道,要想自救,就得弱化自身的商务符号,打造新的日常社交属性。这并非“自降身价”,毕竟在出海未果的背景下,讨好年轻人已经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6月6日,茅台推出冰淇淋新品“糯米糍冰淇淋”,包含牛乳、蜜瓜、蓝莓、草莓、葡萄5种口味,白酒添加量为1%,在电商平台的券后价为49.9元。

  而自2022年起,茅台就上线了“i茅台APP”,并推出咖啡、冰淇淋、酒心巧克力、手办、徽章、冰箱贴等跨界产品,其中与瑞幸联名推出的酱香拿铁,曾在2023年掀起网络热议。

  但真金白银的营销费用砸下去,却只获得昙花一现的效果,没有衍生出长期的品牌价值。比如,这次因为关店乌龙上热搜后,才重新被加起来的茅台冰淇淋;再比如,刚推出时首日销量便突破542万杯的酱香拿铁,据《齐鲁晚报》报道,其热度仅维持一个月左右,如今单个门店多的话能每天卖几十杯,少的话10杯都不到。

  实际上,讨好年轻人的茅台是整个白酒产业的缩影。

  毕竟,在品牌跨界合作越发频繁的当下,年轻人即便好奇心再重,也难免对联名产品脱敏。那些品牌们自以为具备创新力的产品,本质上逃不过“品牌A元素+品牌B元素”的公式,单纯的叠加法则已无法激起人们的多巴胺,反而会让联名的边际效应急速衰减。

  唯一较为出彩的,是茅台推出的联名数字酒巽风。

  巽风酒问世于2023年初,仅在巽风数字世界APP上出售,被冠以元宇宙概念。消费者需要通过线上活动和任务,获取购买资格。

  官方数据显示,此APP上线第二日的注册用户便已破百万;问世一年用户量已达530万。这里面有多少茅台的“死忠粉”不好说,但自阿“元宇宙”、“数字藏品”等概念的加持下,确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他们或许对茅台的口味没有太大兴趣,但却能获得喝酒以外玩游戏的乐趣。

  2023年末,第二款数实融合新品贵州茅台酒(巽風)正式发布,号称开创“社群共酿”的数字新模式。

  延续此前的发放方式,“巽友”需加入社群、完成任务、积攒相应权益,才能拥有“巽風酒”的行权资格。

  而“社群共酿”无疑是茅台再度尝试讨好年轻人的小心机。社群营销已经成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最短链接,通过建立起私域流量池,在社群中转化年轻人,不得不说茅台的这个打法越来越互联网化了。

  不过,无论是联名还是数字藏品,玩法新奇并不能代替产品本身,对于茅台以及整个白酒产业来说,目前仍然没有牢牢抓住年轻人的心。

  不难预测,无论是茅台还是其他白酒品牌,“让年轻人喝上第一口白酒”的尝试会越来越多,毕竟依附地产的基本盘彻底崩了之后,留给白酒讨好年轻人的时间并不多了。

  参考资料:

  深蓝财经《别再嫌房价跌了,茅台的价格“又又又”崩了》

  佳酿网《茅台“酱香拿铁”封神一年后,白酒跨界营销为何还是起不来?》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很多时候不需要讲很多话

  全球销冠营收超4000亿

  7年前,陈敏杰从新疆入伍,跨越数千公里来到新训部队。一群热血青年从天南海北汇聚到一起,开始了他们的军旅生涯。

  商业外摆不是摆“地摊儿”

  资深媒体人李晴果1月31日分析称,苏贞昌率“阁员”总辞并拍了所谓的“毕业照”。尴尬的是,有超过2/3的人拍完照后要走回原来的办公室继续上班。外界评论这个被称为史上变动幅度最小的改组,目的就是赶走苏贞昌。他一定没料到为了说动陈建仁,蔡英文什么都可以承诺,更想象不到陈建仁真的脸皮厚到敢被借调,“蔡英文的城府之深、手段之强,苏贞昌真的不是对手”。

  <strong>新华全媒+|提高产能 研发先行——浙江民营企业节后开工一线见闻</strong>

黄彦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